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注定     
瀏覽人次:5837 收藏人次:421139
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宿命思想,以為個人或團體的一切遭遇或變化,上天早已決定,非人力所能更易。宋.戴復古〈望江南.石屏老〉詞:「注定一生知有命,老來萬事付無心。」元.關漢卿《玉鏡臺》第四折:「從今後姻緣注定姻緣簿,相思還徹相思苦。」也作「註定」。
命中注定     
瀏覽人次:4389 收藏人次:0
一生的禍福榮辱,命中早已有定數,難以改易。《兒女英雄傳》第五回:「也是他命中注定,合該有這場大難。」也作「命中註定」。
天緣注定     
瀏覽人次:125 收藏人次:0
上天所安排好的姻緣或機遇。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周舍詩云:『數載間費盡精神,到今朝才許成親。』外旦云:『這都是天緣注定。』」
    
瀏覽人次:14313 收藏人次:3516055
安寧。如:「入定」、「定靜」、「氣定神閒」。
不可變動的。如:「定局」、「定數」、「定理」、「定律」、「定義」、「定論」、「確定」。
掌握使安固。如:「平定」、「安邦定國」。
預約、約定。如:「預定」、「內定」、「定情」、「文定之喜」。
確立、不更改。如:「確定」、「決定」、「裁定」、「制定」。
必然。如:「定能成功」、「定死無疑」。
    
瀏覽人次:11503 收藏人次:3891642
預先、事先。如:「命中注定」。
立竿見影     
瀏覽人次:18534 收藏人次:1744877
04.清.朱庭珍《筱園詩話》卷一:「立意宜審某意為題所應有,某意為題所應無,……一一審擇於微,分毫不爽,於題之真際妙諦,一眼注定,不啻立竿見影。」
以卵擊石     
瀏覽人次:17725 收藏人次:911721
,反對「攻奪變詐」。他認為,如果以暴君桀的不義之師,來攻擊聖王堯的仁人之兵,就好像「以卵投石」一樣,注定會失敗的。
理直氣壯     
瀏覽人次:16715 收藏人次:899205
※#《喻世明言.卷三一.鬧陰司司馬貌斷獄》1>司馬重湘家貧,因此無人提挈,淹滯至五十歲,空負一腔才學,不得出身,屈埋於眾之人中,心中怏怏不平。乃因酒醉,取文房四寶,且吟且寫,遂成怨詞一篇,……寫畢,諷詠再四。餘情不盡,又題八句:「得失與窮通,前生都注定;問彼注定時,何不判忠佞?善士歎沉埋,凶人得暴橫;我若作閻羅,世事皆更正。」不覺天晚,點上燈來,重湘於燈下,將前詩吟哦了數遍,猛然怒起,把詩稿向燈焚了,叫道:「老天,老天!你若還有知,將何言抵對?我司馬貌一生鯁直2>,並無奸佞,便提我到閻羅殿3>前,我也理直氣壯,不怕甚的!」說罷,自覺身子困倦,倚卓而臥。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警世通言...
    
瀏覽人次:16274 收藏人次:3088774
4.注定。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合是姻緣簿上該。」
聽天由命     
瀏覽人次:15722 收藏人次:586025
作賦二十四篇。在〈鴞賦〉之中,孔臧藉著屋頂上聚集了不祥的飛鴞,來辨明吉凶禍福之理。他認為禍福本非命中注定,所以沒有常規可循,乃是按照每個人的行為,而得到相對的報應;與其汲汲於趨吉避凶的迷信,不如聽憑天意,自然發展,而一個人只要能夠謹慎自己的言行舉止,居仁行義,又何必憂慮上天會降下災禍?後來「聽天由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任憑天意及命運而自然發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