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7.69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洋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低水位線下之海床,包括大陸棚,大陸斜坡和高低起伏之深海底。在整個地球表面積五億一千萬平方公里中,洋底約佔總面積70%。
洋底盆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介於大陸邊緣和中洋脊之間的廣大海底部分。地形頗為複雜,可包括深海平原、深海丘陵、海洋隆起和海底山等地形。
洋底擴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自地函的玄武岩岩漿,經過碰撞、擠壓後湧出,而使海洋地殼向兩旁擴張。此種擴張是板塊運動與大陸漂移的動力來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的最下面部分。如:「盆底」、「杯底」、「鞋底」、「底盤」。
盡頭。如:「年底」、「月底」、「巷底」。
事物的根源或內情。如:「底細」、「摸底」、「追根究底」。
基礎。如:「底子」、「根底」、「底薪」。
文書的草稿。如:「留底」、「底稿」。
定、終止。如:「大事底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海大的水域。也可泛指地球表面廣大的海域。如:「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外國。如:「西洋」、「東洋」。
外國的。如:「洋化」、「洋貨」、「洋人」、「洋菸」、「洋酒」、「洋文」。
盛大的、廣大的。如:「洋溢」、「洋洋灑灑」。
銀元的俗稱。如:「龍洋」、「五百塊現大洋」。
洋裝:A>西式服裝。B>女子連身的衣裙。如:「這套洋裝很好看。」
洋洋:A>得意的樣子。如:「得意洋洋」。B>眾多的樣子。如:「洋洋大觀」、「洋洋灑灑」。
營力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板塊運動和各種火山活動塑造出地表形貌。目前地球表面大陸與海洋的分布便是板塊活動的結果;陸地表面和海洋底部的高大山脈,以及地殼最深陷處的海溝,也大多位於活躍的板塊邊緣。 內營力的例證由於火山噴發和地震展現出內營力的強大威力,扭曲、斷裂或位移的岩層則是見證內營力的作用力使,對於岩層產生擠壓,使岩層發生摺皺或斷裂,甚至發生位移而形成斷層。 外營力作用 Exogenic Phenomena 作用的方式當地表形貌的岩石曝露在空氣中時,因為受到空氣、水和生物活動的影響,發生各種風化作用,空氣、水和生活動影響,發生各種風化作用,而使...
中洋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大西洋、印度洋及南太平洋間深洋底的廣大山脈。在三大洋中綿延長度達七萬餘公里,寬一千餘公里,為地表最大、最長的山脈,幾占海洋面積的三分之一。可分為頂峰區、側翼區和破裂帶三個部分。
地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函比周圍地區溫度高,結果使上方岩體受熱膨脹而舉升成山。例如:法國的中央高地、非洲的衣索匹亞高原、大西洋底的中洋脊。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地殼英文關鍵字:crust 參考資料1.徐美玲。遠足圖解地理辭典,2007年二版,頁40-42。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馬里安納海溝(Mariana trench)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飄移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報告被英國劍橋大學的瓦因和馬修斯從事古地磁磁場研究所證實,同時也被當時世界各大洋深海鑽探計畫取得大洋底岩芯樣品所證實,從此,魏格納提出的大陸飄移假設,重回人們視線,並且往後也利用魏格納的理論解決了許多地質問題。(註1) 引用文獻註1:關於科學的100個故事,霍致平編著,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3月3日出版。註2:科學簡史,Peter Tallck等著,蘇采禾譯,初版,台北市,時報文化,2007(民94)。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