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7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洞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察明白。《紅樓夢》第五回:「又有一副對聯,寫的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亮。如:「明亮」、「光明」、「明暗」。
時序次於現今的。如:「明年」、「明天」。
了解、通曉。如:「明理」、「明白」、「深明大義」。
清楚。如:「明辨是非」、「耳聰目明」、「黑白分明」。
視力、視覺。如:「失明」。
公開、顯露的。如:「明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聰慧,有智慧的。如:「聰明」。
朝代名。
明明:顯然如此、確實。如:「這事明明是他做的,他卻不承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穴。如:「山洞」、「漏洞」、「這件衣服上有個破洞。」
透澈。如:「洞澈」、「洞察先機」。
洞房:A>隱密的房間。B>新婚夫婦的房間。如:「洞房花燭夜」。
盲人摸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個盲者各自摸一隻大象,所摸的部位各不相同,然都誤以為自己所知才是大象真正的樣子。見《六度集經》卷八。後比喻以偏概全,而未能洞明真相。也作「盲人說象」、「眾盲摸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熟悉、精熟。《南史.卷二二.王曇首傳》:「好學,練悉朝典。」《紅樓夢》第五回:「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人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的常情、世情。《莊子.逍遙遊》:「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紅樓夢》第五回:「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練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熟練通達。多指閱歷廣博且能通曉人情世故。《三國演義》第一二○回:「杜預為人,老成練達、好學不倦。」《紅樓夢》第五回:「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明心見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明心性的本源。《元史.卷二六.仁宗本紀三》:「明心見性,佛教為深;修身治國,儒道為切。」《西遊記》第一一回:「陛下明心見性,是必記了,傳與陽間人知。這喚做『六道輪迴』。」
通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明事理。《晉書.卷七四.列傳.桓彝》:「彝少孤貧,雖簞瓢,處之晏如。性通朗,早獲盛名。」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