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63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浮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腫、水腫。《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成老爹道:『我說我這臉是浮腫著的。』眾人一齊笑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漂在水上或飄在空中。如:「漂浮」、「沉浮」、「懸浮」。
飄流的。如:「浮雲」。
顯現。如:「浮現」、「他臉上總是浮著微笑。」
表面的。如:「浮面」、「浮土」。
空虛而不實在的。如:「浮名」、「浮誇」、「浮泛」、「浮華」。
不沉著。如:「輕浮」、「心浮氣躁」。
超過。如:「人浮於事」。
不固定的。如:「浮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皮肉浮脹。[例]紅腫、浮腫、鼻青臉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肌肉浮腫。《集韻.平聲.唐韻》:「膀,脹也。」如:「眼皮兒哭得膀膀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浮腫。如:「皮膚腫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浮腫。《集韻.平聲.虞韻》:「胕,腫也。」《山海經.西山經》:「有草焉,其名曰黃雚,其狀如樗,其葉如麻,白華而赤實,其狀如赭,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晉.郭璞.注:「治胕腫也;音符。」《黃帝內經素問.卷二○.五常政大論》:「寒熱胕腫。」唐.王冰.注:「胕腫謂腫滿,按之不起。」
痲瘋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痲瘋桿菌所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為接觸傳染,潛伏期很長,常侵犯皮膚黏膜及末梢神經,引起浮腫、喪失知覺、脫色等症狀。神經嚴重受損者,則會引起癱瘓,甚至造成手指、腳指向內彎曲。早期治療,可防止肢體或其他機能性障礙。現在稱為「漢生病」。如:「在過去痲瘋病被誤解為一種極為骯髒的病症,沒人敢去接近患者。」
台灣百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稱為"百合"。在中國,百合的鱗莖既是珍貴藥材也是美味食蔬;魏晉年間的「名醫別錄」即以記載「無毒,除浮腫、顱漲、寒熱、通身疼痛等」,亦食亦藥流傳至今。但自一九七零年代起,因遭到大量的人為盜採及濫挖,以供應藥材及餐館食材所需,族群急速減少。<註3>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台灣百合英文關鍵字:Taiwan Lily 參考書目註1:台灣自然大系珍藏版,台灣的常見野花第一輯174頁,鄭元春著,渡假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註2:玉山花草,玉山國家公園中高海拔植物的四季景觀36頁,呂理昌著,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2...
腮腺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一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患病部位常在耳下的腮腺,發病時先發燒,隨後臉部耳下區域腮腺會浮腫、疼痛。俗稱為「豬頭肥」、「豬頭皮」。通常七到十天內不需要特殊治療就會自然消腫。五到十歲的小孩最易感染,而患過一次就終身免疫。成人若染上,有時會併發睪丸炎、卵巢炎或腦膜炎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足部浮腫的疾病。《爾雅.釋訓》:「骭瘍為微,腫足為尰。」《詩經.小雅.巧言》:「既微且尰,爾勇伊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