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淑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稱他人的弟弟。三國魏.曹丕〈曹蒼舒誄〉:「於惟淑弟,懿矣純良。」也稱為「令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好的、善良的。如:「淑性」、「淑女」、「賢淑」、「淑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出生的同胞男子。如:「兄弟」、「胞弟」。
親戚中年紀比自己小的同輩男子。如:「表弟」、「堂弟」。
稱比自己年紀小的同輩朋友。如:「賢弟」、「仁弟」。
門徒、學生。如:「弟子」、「徒弟」。
對同輩朋友的自稱。如:「愚弟」。
私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親自受業而敬仰某人學術,尊之為師,作為學習的對象。語出《孟子.離婁下》。[例]私淑弟
王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史新證、尚書、說文等,與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李濟被稱為“五星聚奎”的清華五大導師,桃李門生、私淑弟子遍充幾代中國史學界。  1927年6月,國民革命軍北上時,王國維留下“經此世變,義無再辱”的遺書,投頤和園昆明湖自盡。在其50歲人生學術鼎盛之際,為國學史留下了最具悲劇色彩的“謎案”。但也因此被後來的共產黨激進派所唾棄,在主流文化之外。  1927年的初夏,陰曆五月初三,想不開的王國維,轉了兩圈,看看周遭無人,一頭栽進頤和園昆明湖。  那時,頤和園門票巨貴,要大洋一元,因而遊人甚少,待救起,已斷氣。毛澤東有詩雲,“莫...
令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古代稱自己的弟輩,即弟之意。南朝宋.謝靈運〈酬從弟惠連〉詩五首之一:「永絕賞心望,長懷莫與同。末路值令弟,開顏披心胸。」唐.李嘉祐〈送舍弟〉詩:「老兄思難儔匹,令弟清詞堪比量。」(2)敬稱他人的弟弟。唐.權德輿〈揚州兵曹參軍蕭蕭府君墓誌銘并序〉:「初君與令弟故司封郎中惟則,同以儒服游京師,賢士大扶締交慕義者如響。」也稱為「淑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