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90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淤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流不通。《新唐書.卷一六○.孟簡傳》:「州有孟瀆,久淤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阻塞、壅塞。《列子.楊朱》:「夫耳之所欲聞者音聲,而不得聽,謂之閼聰;目之所欲見者美色,而不得視,謂之閼明。」唐.劉禹錫〈唐故衡州刺史呂君集序〉:「孰能閼其勢,而爭夫光者乎?」
遮擋的器物。《荀子.禮論》:「抗折,其䫉以象槾茨番閼也。」唐.楊倞.注:「閼謂門戶壅閼風塵者。」《漢書.卷八九.循吏傳.召信臣傳》:「開通溝瀆,起水門提閼凡數十處,以廣溉灌。」
參見「閼與」條。
參見「閼氏」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中沉積的泥沙。《說文解字.水部》:「淤,澱滓濁泥。」《漢書.卷二九.溝洫志》:「春夏乾燥,少水時也,故使河流遲,貯淤而稍淺。」
沉積、阻塞。如:「淤積」。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四.雜誌一》:「予出使至宿州,得一石碑,乃唐人鑿六陡門,發汴水以淤下澤,民獲其利,刻石以頌刺史之功。」
積滯不暢通的。如:「淤泥」。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