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6.64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渢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悠揚婉轉的中庸之聲。《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險而易行,以德輔此,則明主也。」晉.杜預.注:「渢渢,中庸之聲。」《文明小史》第五三回:「那兩個歌妓唱將起來,饒鴻生聽了聽,雖不懂他們唱的是什麼,倒也渢渢移人。」
2.擬聲詞。形容宏大的聲音或風聲、水聲等。宋.石介〈慶曆聖德頌〉詩:「大聲渢渢,震搖六合。」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九鯉湖日記》:「晚坐祠前,新月正懸峰頂,俯挹平湖,神情俱朗;靜中渢渢,時觸雷漈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渢渢」條。
明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賢明的君主。《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險而易行,以德輔此,則明主也!」《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臣聞明主不惡切諫以博觀,忠臣不敢避重誅以直諫。」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