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6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渦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扁形動物門渦蟲綱。體呈葉片狀,柔軟有纖毛。尾尖,口在腹面後側,無體腔,咽下接腸,腸為盲管。多肉食性,雌雄同體,棲於水中,再生能力強。
東方柄渦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大型的海棲性扁蟲,身體背面呈褐色,佈滿白色及深褐色的細點,腹面呈淺褐色,白色的消化道、生殖孔及卵巢清晰可見,口部大約開口於身體中央。牠們能夠分泌化學物質,使牡蠣的殼無法緊閉,然後蟲體便能直接爬入牡蠣殼中,翻出咽喉蓋住牡蠣肉消化吞食。所幸被害的牡蠣殼無法閉合,因此我們並沒有誤食之虞。此種柄渦蟲體表會分泌刺鼻的氣味及黏稠的黏液,在野外時各種捕食者對牠們都興趣缺缺,幾乎沒有天敵。 東方柄渦蟲在臺灣本島並不算普遍,最早是日據時代記錄在數十公尺水深的臺灣海峽水域採得;西海岸養殖的牡蠣上即使偶有發現,也是體長不及2公分的小個體。但在澎湖內海的牡蠣串上,東方柄渦蟲不僅數量多,而且個體大,最大的蟲體可...
偽角渦蟲之一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seudoceros paralaticlavus屬於偽角渦蟲科Pseudocerotidae。身體為黑色,周緣為黃色;中間及兩側具淺色條帶(白色至灰色,或是帶有紫紅色),淺色部份屬中間為最寬,且其中央有一白色線條。 分布於赫榮島(Heron Island)、大堡礁、昆士蘭東南部、巴布亞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印尼、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及菲律賓。本館標本採於蘭嶼東清村核廢料貯存場旁潮間帶。
柯氏廣頭地渦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柯氏廣頭地渦蟲體長可達30公分以上。有著圓扇形的淡黑色頭部,土黃或鮮黃色的身體,上面有5條細長的黑色縱紋,其中3條由頭基部延伸到尾部,但幼體的條紋與成體不同,有著許多變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昆蟲的總稱。
輕視他人的言語。如:「懶蟲」、「可憐蟲」。
大蟲:指老虎。
長蟲:指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旋轉流動成圓形而中間下陷的水流。如:「漩渦」。
臉部凹下的部分。如:「酒渦」、「梨渦」。
渦河:源出河南省,至安徽省注入淮河。
裂片生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利用再生能力完成繁殖的無性生殖法。如海葵、渦蟲等,其軀體會自行斷裂成許多碎片,每一碎片皆可再生而成一完整的個體。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