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1.87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滾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機械中可轉動的圓筒形機件的統稱。
為列印機的組件,通常為硬橡皮的圓柱體。於列印時,緊接在紙的後面做為彈性墊子,以獲得更好的列印品質。
圓桿與滾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佈景工具名詞。早期升降佈景的系統,用繩索綁在圓柱體滾筒上,然後用升降裝置轉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割取一節竹子所成的儲物器具。如:「竹筒」。
泛指中空的管狀器物。如:「筆筒」、「郵筒」、「捲筒」、「短筒靴」、「火箭筒」。
量詞。用於計算筒裝物的單位。如:「每張桌子有一筒筷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圓輪式的旋轉移動。如:「翻滾」、「滾動」、「在地上打滾」。
罵人的話,趕人離開。如:「滾蛋」、「滾開」、「滾出去」。
沸騰的。如:「滾水」、「滾熱」、「滾燙」。
沿著衣服的邊緣上做裝飾。如:「滾邊」。
滾滾:A>水浪激盪的樣子。如:「浪濤滾滾」。B>熱鬧的樣子。如:「熱鬧滾滾」。
膠版印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膠版印刷。將欲複印的文字或略圖,以苯胺染料所製成的墨水寫在厚紙上,待乾後,字面向下,置於膠版上,重壓數分鐘,等墨水被吸入後取下。放上白紙,以木製或橡膠滾筒輾壓全紙,字即印上。越印墨色越淡,可複印四十至六十張。印完,以水擦拭,即可做為下次複印之用。縮稱為「膠印」。
石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版畫。西元一七九八年,由德國息乃菲爾德(Alois Senefelder )應用油水相斥的原理首先發明。先在石版或加工金屬版上,以油質堊筆描繪圖案,再用海棉潤溼石版或加工金屬版,圖案部分即產生拒水作用。接著,以沾有油性藥墨的滾筒轉過石版或加工金屬版,版面上圖案以外的含水部分,則發生拒油作用,而描繪部分則著上油墨。最後,在版面上覆紙壓印即可。在商業美術方面應用至廣。
石版印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原稿製成石版或加工金屬版的印刷版,以油質堊筆描繪圖案,再用海棉潤溼石版或加工金屬版,圖案部分即產生拒水作用。後以沾有油性藥墨的滾筒轉過石版或加工金屬版,版面上圖案以外的含水部分,則發生拒油作用,而描繪部分則著上油墨。最後,再上機印刷。
礱穀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農業機械。用以去除稻穀外皮,使成糙米的機具,常見的有橡膠滾筒式礱穀機。
鉛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鉛字排成的印刷版上澆鉛鑄版,可套入輪轉機的滾筒上,印刷書報雜誌。也作「鉛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