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06.25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漢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末以來,於敦煌等處陸續發現的漢代史料,其中以西北科學考察團於民國十九年在甘肅省居延附近所發現者為最多,稱為「居延漢簡」。
武威漢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威漢簡是今甘肅省武威縣漢墓出土的簡牘,包括1959年7月磨嘴子6號墓、同年秋天同址18號墓、近年同址某墓(1981年普查文物時發現)以及1972年11月旱灘波墓所出土的共4批、總數為608枚簡牘。
  (一)武威漢簡的內容
  磨嘴子6號墓的480枚竹、木簡,除11枚是日忌雜占以外,餘下469枚均係[儀禮],內含3種不同的本子:甲本,木簡,存[士相見之禮]、[服傳]、[特牲]、[少牢]、[有司]、[燕禮]和[泰射]等7篇;乙本,木簡,存[服傳]1篇;丙本,竹簡,亦僅存[喪服]1篇,共9篇、27,298字。內容約當傳世[儀禮]的半部。
  18號墓的10枚木簡...
馬王堆漢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王堆漢簡是在長沙馬王堆墓中發掘的簡牘。分兩次: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即西漢初長沙侯利倉夫人墓發掘出竹簡412支,木牘49枚。竹簡長27.6釐米,寬約7毫米,是陪葬品的目錄,即遣策。木牘是裝陪葬品竹箱上的相當於今日的標簽,書寫某種物品的數量、名稱,放置於該種物品之上,類似於今日鐵路運輸中所用的貨簽,古代多用於隨葬品上。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即長沙侯利倉兒子的墓葬)發掘出竹簡593支、木牘17枚。竹簡中有403支為遣策,另190支和10支木簡是醫書。其內容頗類似於現在尚存的古代醫書〔黃帝內經〕、其餘的木簡均是有關陪葬品的文書,其中寫著陪葬的物品以及供侯家丞在陰間役使的隨從...
居延漢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延漢簡為居延烽燧遺址中出土的簡牘。時代約自西漢武帝末年(西元1世紀初)至東漢中葉(西元2世紀初)。烽燧為漢張掖郡居延、肩水兩都尉所轄,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和甘肅省金塔縣。居延漢簡是繼敦煌漢簡之後發現的最重要的漢代邊塞屯戍文書。第一次發現於1930年,由西北科學考察團發掘採集,出簡較多的有10個地點。加上另外20個地點發現的少量簡版,共有10,200枚左右,現藏臺灣的中央研究院。第二次發現於1972-1976年,由甘肅居延考古隊發掘採集,共發現近20,000枚簡牘,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居延漢簡的內容絕大部分是漢代邊塞上的屯戍檔案,一小部分是書簡、曆譜和私人信件等。最...
銀雀山漢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銀雀山漢簡是山東省臨沂縣銀雀山1號和2號墓出土的竹簡。1972年4月發掘。兩墓共有竹簡4,974枚,殘片數千,另有木牘五方。大部份是兵書,還有曆譜、陰陽占候及其他雜書。
  (一)簡牘的書寫年代
  墓中沒有發現紀年文字。根據墓坑形制的特點和墓中陶器組合的規律,以及隨葬的半兩錢、三銖錢和〔元光元年曆譜〕,可判定這是兩座西漢初期的墓葬。漢初避諱不嚴,無法從避諱的角度來鑒別簡文的書寫年代,但簡牘上的墨寫隸書,其結體、用筆與篆文有相近之處,因此可以推斷這批簡牘當寫於西漢文帝、景帝至武帝初期。
  (二)簡牘的形制
  竹簡。這批漢簡的長度與漢人著作中關於簡...
阜陽漢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阜陽漢簡是今安徽省阜陽縣雙古堆1號墓於1977年7月出土的竹、木簡和木牘。阜陽縣即漢朝汝南郡所屬之汝陰,根據墓中漆器和銅器上的銘文,知墓主為西漢開國功臣夏侯嬰之子、第二代汝陰侯夏侯,其人卒於漢文帝15年(西元前165年),這批簡牘的抄寫年代當然要早於此時,大抵為漢初遺物。至於簡牘數量,因該墓早年被盜,簡牘朽壞,成為斷簡殘篇,已不能知其確數。
  (一)單陽漢簡的內容
     1.[詩經]。存殘斷簡片170餘枚,與今本對照,計有[國風]和[小雅]兩部分。前者除[檜風]外其餘都有遺存,包括僅存篇名的殘詩65首;後者僅存[鹿鳴之什]中殘詩4首。
     2.[蒼...
定縣漢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73年河北省定縣八角廊40號漢墓發掘出土了大批漢簡。該墓早年曾經被盜被焚,竹簡殘碎嚴重,次第淆亂,已經炭化成塊,字跡辨認十分困難。當時在原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幫助下,曾經釋讀了整理後的部分竹簡。1980年成立定縣漢墓竹簡整理組,至1981年基本完成了整理釋讀工作。整理出的古籍共8種,均有殘缺。一為〔論語〕,簡文約達現傳本文字的一半,文字與現傳本差異頗多,分章及各章次序亦與現傳本多有不同,是迄今發現的時代最早,保存內容最多的本子,而且是魯論、齊論、古論3個本子並行時期的本子。二為〔儒家者言〕,題名為整理組擬定,共27章,各章原無篇題,係由整理組將竹簡中長11.5厘米、寬0.8厘米,每簡14...
敦煌漢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甘肅省河西疏勒河流域漢代烽燧遺址中出土的竹、木簡牘,因首次發現於敦煌而得名。
  (一)發現史 自本世紀初到80年代共出土如下8批:
1.1907年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Mark Aurel Stein, 1862-1943)在敦煌西北烽燧遺址發掘708枚。2.1913-1915年斯坦因在敦煌烽隧遺址以及在安西、酒泉兩縣境內共發掘189枚。3.1920年周炳南在敦煌小方盤古城發掘17枚。4.1944年西北科學考察團在敦煌西北小方盤城遺址附近發掘49枚。5.1977年嘉峪關市文物保管所在玉門花海烽燧遺址發掘91枚。6.1979年甘肅省文物工作隊等單位在敦煌馬圈灣烽燧遺址發...
江陵漢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陵漢簡乃湖北江陵漢墓中出土的簡牘。先後出土了兩批,第一批是1973-1975年湖北省博物館在江陵縣楚故都紀南城內鳳凰山6座西漢文景時期墓中掘出的竹簡(共548枚),木簡木牘、隸體墨書等(共4,600餘字),這些簡牘的內容以遣策為主,部分簡牘反映了當時的賦稅、芻稿、徭役、經商等活動。第二批是1983年江陵縣張家山3座漢初墓中出土的1,600餘枚竹簡,內有漢「律令」簡500餘枚,包括金布律、史律、爵律等約28種。同時發現古佚書5部:〔奏讞書〕是議罪案例的匯集;〔蓋廬〕記闔廬與申胥的問答,反映其戰陰陽思想;〔算術書〕是數學問題集;〔脉書〕和〔引書〕是兩部醫書,與長沙馬王堆漢墓發現的醫書有聯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子的通稱。如:「漢子」、「壯漢」、「流浪漢」、「英雄好漢」。
銀河。如:「天漢」、「河漢」、「銀漢」。
中國的主要民族。如:「漢族」、「漢人」。
朝代名。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