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3.66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潮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感潮河川常流量情況下,介於漲潮最高水位與退潮最低水位間之水體積稱為潮稜,如圖所示。
  感潮河川中,因海潮之作用,使得河川中之水位每天約有二次呈現週期性之漲落,其週期約為12.45小時。愈接近河口段之水位,其振幅愈大。漲潮期間河口水位漲高,水流流向內陸;退潮期間,河口水位降低,水流流向河口。河川中漲潮最高水位與退潮最低水位之時間差約為半個潮週。
  若上游陸地上流下之淡水流量遠小於潮水引起之潮流量,則潮陵量將接近於漲潮期間內(半個潮週時間)河口之海水流入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兩面相接的部分。如:「稜角」、「桌稜兒」。
物體面上凸起的條紋。如:「瓦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水受日月引力而產生定時起落的現象。如:「退潮」、「漲潮」、「潮起潮落」。
如潮水般起伏的事物。如:「思潮」、「風潮」、「潮流」、「高潮」。
溼。如:「潮溼」、「潮氣」、「受潮」。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