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濕津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溼潤的樣子。元.王曄〈新水令.梨花夜套.得勝令〉曲:「悄促促翠掩合歡帳,濕津津紅綃拭淚巾。」也作「濕浸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渡口,引申為迷惑。如:「津渡」、「迷津」、「問津」。
口水。如:「津液」、「生津止渴」。
交通要道。如:「津要」。
津貼:正式薪水外的補助財物。如:「房屋津貼」。
津津:A>興味濃厚的。如:「津津樂道」。B>形容食物可口好吃的樣子。如:「津津有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分多、含有水分的。同「溼」。如:「濕度」、「潮濕」、「濕毛巾」、「濕答答」。
沾到水。同「溼」。如:「淋濕」。
津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液體洋溢的樣子。《莊子.庚桑楚》:「汝自灑濯,熟哉鬱鬱乎,然而其中津津乎猶有惡也。」《聊齋志異.卷一.賈兒》:「兩狐斃於亭上,一狐死於草中。喙津津尚有血出。」
2.形容興味濃厚的樣子。宋.葛勝仲〈南鄉子.秋水瑩精神〉詞:「談麈生風霏玉屑,津津。」
3.形容喜樂的樣子。《新唐書.卷二二三.姦臣傳上.李林甫傳》:「軒驁無少讓,喜津津出眉宇間。」
濕浸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潮溼浸透的樣子。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二折:「喒也曾濕浸浸臥雪眠霜,喒也曾磕擦擦登山驀嶺。」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我則見濕浸浸血汙了舊衣裳,多應是磣可可的身耽著新棒瘡。」也作「濕津津」。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