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055 ms
共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即灞水,今稱灞河。源出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流經西安市灞橋區,向北注入渭河。灞水上有橋,古時長安送行者,多至此折柳贈別。
|
灞陵夜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勢的人遭受欺凌。參見「霸陵呵夜」條。北周.庾信〈哀江南賦〉:「豈知灞陵夜獵,猶是故昔將軍;咸陽布衣,非獨思歸王子。」唐.李商隱〈少年〉詩:「灞陵夜獵隨田竇,不識寒郊自轉蓬。」
|
灞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陝西省西安市東,築於灞水之上。漢人常於此折柳送別。後遂引申為離別之地。宋.陸游〈秋波媚.秋到邊城〉詞:「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也作「霸橋」。
|
灞陵醉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氣凌人的人。參見「霸陵醉尉」條。清.趙翼〈查初白集〉中有門神詩戲效其體:「灞陵醉尉氣如雷,汝獨無言冷似灰。」
|
灞橋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紙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偉大創造和卓越貢獻。紙的推廣使用是人類文化史的一次巨大革命,它極大地促進了圖書文獻資料的劇增,擴大加速了文佔、科學、技術的傳播發展。
關於紙發明於何時,迄今仍是學術界爭論的問題之一,爭論的焦點在於動搖了傳統的蔡倫造紙說,論證了早在蔡倫之前,西漢時期已有紙的出現,1957年灞橋古紙的出土,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將蔡倫造紙說推前了二百餘年。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紙是東漢蔡倫(西元?-121年)在和帝元興元年(西元105年)時發明的,主要依據〔後漢書.蔡倫傳〕中記載:「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 |
灞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源出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西,流經灞橋區,至未央區會滻水後北流注入渭河。
|
灞陵呵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勢的人遭受欺凌。參見「霸陵呵夜」條。宋.辛棄疾〈賀新郎.碧海成桑野〉詞:「千騎而今遮白髮,忘卻滄浪亭榭。但記得,灞陵呵夜。」
|
灞陵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氣凌人的人。參見「霸陵醉尉」條。宋.陸游〈鳥啼〉詩:「夜夜扶歸常爛醉,不怕行逢灞陵尉。」
|
灞陵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參見「霸陵縣」條。
|
灞陵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文帝的陵墓,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