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5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火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火把。如:「紐約港的港口,峙立著一座手持火炬的自由女神塑像。」《明史.卷三一五.雲南土司列傳三.緬甸列傳》:「會天暑,軍行不前,裨將萬國春夜馳至,多設火炬為疑兵,緬人懼而退,追敗其眾。」
火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形式。火炬舞始於史前時期夜間活動儀式的實施,火有照亮洞穴,能在森林中堅壁清野的功能,人類藉由火炬表示對火的操控,同時也做為人類生活的表徵。長久以來,人類不斷地嘗試如何可使火焰維持長久,且極力尋求易於燃點的的物質和技術方法,歷史記載上有松木炬,各式各樣的焦油以及樹脂等等。在歐洲諸城鎮,火炬是數世紀以來凡任何夜間舞蹈不可或缺的,即使在大廳內舉行時亦然,有的裝燈,有的燃油,甚至還有加入橄欖油者。在某些宗教節慶,例如回教的莫哈蘭節(Moharram,回教教曆正月)及印度的排燈節(Diwali),慶典中閃爍的油燈,有如「一千零一夜」,後來也採用蠟燭,甚至燈泡,不過意義上都和火炬有關。在義大利、法國和...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納瓦荷族火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北美印地安瓦納瓦荷族的火炬舞,由十二到二十個男人圍成一圓,他們用厚厚的白黏土塗抹在裸體上,以邁長跨步的舞步跳舞,在逐漸加速的節拍下漸漸接近中心火柱。他們手持小束的彩色羽毛,然後拿著點燃火的火炬,當每位舞者跳舞時,用點燃的火炬打擊前一位男人的背。此火炬舞在露天廣場上於夜晚表演,為該部族夜晚吟唱儀式的最高潮,可能在新月和月圓之間舉行十至十二天。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火炬進行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在新赫布里地群島的馬勒庫拉和小島上,在循環儀式然本(Ramben)和馬基如(Maki-Ru)中,達到最高潮的大祭禮的前夕,所表演的一種火炬行進舞。舞者所持的火炬,代表著向即將成為牲禮的獠牙野豬致敬之象徵,有多少數量的豬即表演同次數之舞。舞者主要為婦女,她們左手拿一樹枝,右手執一火炬向地在背後拖曳,排成雙列從舞蹈場地的一端,以蛇行動作叫帖帖雷安(Tel-Telean)跳至另一端。兩位男人領導此舞,另兩位男人帶著野豬,他們高舉火炬和一樹枝。此舞穿插於大祭禮前夕,整夜表演的圓形舞陶那巴克(Taur Na-mbak),當行進舞退出,圓形舞即上場。為此舞伴奏的是木鑼,此種蛇形跑步動作的行進舞有其特...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火把。如:「火炬」、「目光如炬」。唐.杜牧〈阿房宮賦〉:「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宋.陸游〈夜行〉詩:「路長憂炬盡,馬弱畏泥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燃燒所產生的光熱現象。如:「爐火」、「著火」、「星星之火」。
生氣、動怒。如:「火大」、「動火」、「發火」、「光火」、「別把他惹火了!」
軍用武器或戰爭。如:「軍火」、「火藥」、「開火」、「戰火」。
緊急、急速。如:「火速」、「這是件十萬火急的事!」
烹調時所用的熱力。如:「火候」、「文火」。
赤紅色的。如:「火紅」、「火腿」。
義無反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烽火高舉、燧煙點燃,即戰爭。烽,古代邊防警報、求援用的煙火信號。燧,音ㄙㄨㄟˋ,古代邊防夜間報警的火炬。燔,音ㄈㄢˊ,炙烤、焚燒。 (4) 攝弓:張弓搭矢作射擊準備。 (5) 相屬:連續不斷。 (6) 流矢:飛箭。 (7) 計不旋踵:打定主意勇往直前,絕不回轉。 (8) 私讎:一己的私仇。讎,音ㄔㄡˊ,仇怨。通「仇」。
賓至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造得像宮殿般寬敞舒適,車庫馬房都整修得相當完善,道路也平整順暢。諸侯使臣一來到,就在庭中點起照明的火炬,隨時有人查巡戒備,車馬有地方安頓,還有僕役供差遣。座車按時保養,奴僕百官也盡忠職守,盡心照料前來的賓客,讓他們像在自己家裡一樣舒適,不用擔心災禍盜賊。如今貴國連別宮都那麼寬廣,而諸侯住的地方連車馬都容不下,又有高牆隔離,又怕盜匪肆虐、風雨損壞貢品,如不破壞外牆把東西運進來,您要我們怎麼辦呢?如果能順利進貢,我們會把牆修好再走,不怕辛苦,因為能容許我們這麼做也是貴國國君的恩惠啊!」士文伯回去向晉侯稟告,晉侯自知理虧,向子產道歉,並熱情招待鄭伯後送他們回國,還下令重建使館。後來《左傳》文中的「...
目光如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光火炬般光亮,形容人怒視。語出《南史.卷一五.檀道濟列傳》。後用「目光如炬」形容目光有神。亦用於比喻見事透澈,識見遠大。 △「目光如電」、「自壞長城」、「萬里長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火炬。《禮記.曲禮上》:「燭不見跋。」唐.孔穎達.正義:「古者未有蠟燭,唯呼火炬為燭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