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5.04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炷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焚香。宋.周密《乾淳歲時記.元正》:「先詣福寧殿龍墀及聖堂炷香。」《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每日清晨,在神堂前過,只在門外略略瞻禮,叫小童進去炷香完事。」
炷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支香。元.無名氏《女真觀.楔子》:「每值良晨美景,清風明月之下,焚一炷香,操一曲琴。」《紅樓夢》第八九回:「親自點了一炷香,擺上些果品,便叫人出去。」
2.點一支香的時間。《水滸傳》第三回:「焚起一炷信香,長老上禪椅,盤膝而坐,口誦咒語,入定去了。一炷香過,卻好回來。」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八.草部.蔓草》:「因患楊梅瘡服輕粉毒藥年久不愈者,威靈仙三斤,水酒十瓶,封煮一炷香,出火毒,逐日飲之,以愈為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芬芳的氣味。如:「書香」、「粉香」、「花香」。
氣味美好的。如:「香水」、「香甜可口」。
舒服的。如:「她睡得真香。」
比喻女子或與女子有關的。如:「香汗」、「香閨」、「憐香惜玉」。
受人重視、歡迎。如:「現在健康食品很吃香。」
以香料製成,用來祭拜鬼神或驅除蚊蟲的東西。如:「線香」、「燒香」、「蚊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量詞。計算線香的單位。宋.蘇軾〈書雙竹湛師房〉詩二首之一:「一炷清香盡日留。」《紅樓夢》第八九回:「親自點了一炷香,擺上些果品,便叫人出去。」
三生有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結交這位朋友疑惑的問道:「大師,我們以前有見過面嗎?」老和尚指了指面前不絕如縷燃燒著的檀香說:「這炷香正是由你點燃的。你點燃這炷香時還在明皇朝中擔任劍南巡官安撫巡官,那是你的第一生,你我因講經說法而結緣,當日我們說定三生後在相聚,此後經年你仍舊在凡塵打滾,第二生於憲武宗朝中作西蜀書記,第三生也就是今生,我特地前來赴約。」 三、1相似詞邀天之幸 三、2相反詞生不逢時 四、例句您是這行的老前輩,能得到您的倚重和信任,我真是三生有幸啊!
清風明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涼的微風,皎潔的明月。《孤本元明雜劇.女真觀.楔子》:「每值良晨美景,清風明月之下,焚一炷香,操一曲琴。」《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若遇清風明月的時節,便同他在前面天井裡談說古今的事務,甚是相得。」也作「清風朗月」。
房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房頂伸出牆外的部分。《儒林外史》第九回:「我這老婆子,每日在這房檐下燒一炷香,保祝少老爺們仍舊官居一品。」
一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日官階最高的一級。《儒林外史》第九回:「我這老婆子,每日在這房檐下燒一炷香,保祝少老爺們仍舊官居一品。」
瞻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瞻仰禮拜。《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每日清晨,在神堂前過,只在門外略略瞻禮,叫小童進去炷香完事。」
五牲看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祀用的各種肉類祭品,因為是只供陳設以吸引人,是一種用「看」的祭品,所以叫「看碗」。《金瓶梅》第六三回:「五牲看碗,金銀山,段帛綵繒,冥紙炷香,共約五十餘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