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煢煢     
瀏覽人次:3613 收藏人次:0
孤獨無依的樣子。《楚辭.屈原.思美人》:「獨煢煢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晉.陶淵明〈祭程氏妹文〉:「煢煢游魂,誰主誰祀?」也作「惸惸」、「瞏瞏」、「嬛嬛」。
煢煢孑立     
瀏覽人次:5038 收藏人次:963280
形容人孤苦伶仃,沒有依靠的樣子。晉.李密〈陳情表〉:「煢煢孑立,形影相弔。」唐.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煢煢孑立,未有子息,荒隅中少士人女子,無與為婚。」
    
瀏覽人次:5953 收藏人次:613779
2.憂愁。《玉篇.卂部》:「煢,憂思也。」《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神煢煢以遙思兮,精浮游而出疆。」
3.孤獨無依的樣子。如:「煢煢」、「煢獨」。
孑然一身     
瀏覽人次:38108 收藏人次:2546595
近義:形單影隻,形影相弔,孤苦伶仃,煢煢孑立反義:五世同堂辨似: 孑,音ㄐ|ㄝˊ。孤獨的意思。不可寫作「子」。 「孑然一身」及「孤苦伶仃」都可用來形容孤獨而沒有依靠。 「孑然一身」純指孤單;「孤苦伶仃」不僅有孤單,且另有困苦之義。 孑然一身 孤苦伶仃 辨似例句 ○ ㄨ 他雖在這次劫難中得以倖存,但想到自己的~,不禁對未來感到茫然。 ㄨ ○ ~的獨居老人,特別需要社會大眾的關懷。
    
瀏覽人次:26777 收藏人次:919982
1.去、往。《文選.曹植.責躬詩》:「煢煢僕夫,于彼冀方。」
躍躍欲試     
瀏覽人次:19865 收藏人次:601683
「躍躍」一詞,較早見於晉.夏侯湛〈獵兔賦〉:「擢輕足之煢煢,振遊形之躍躍。」是形容心動不定的樣子。在唐.韓愈〈韋侍講盛山十二詩序〉中,有「夫得利則躍躍以喜」一句,則是形容喜悅的樣子。引申人心中急切,想要動手一試的意思。如所引典源宋.穆修〈送李秀才歸泉南序〉,便是作者敘述少年之時,去參加主司的考試,因為是初生之犢,絲毫沒有畏懼,反而自恃才能,極想在考官面前一展所學。文中用「躍躍」來形容心中急切一試。後來「躍躍欲試」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心動技癢,急切的想嘗試一下。另在《孟子.盡心上》︰「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則是說明,君子如果教人射箭,絕不一箭中的;而是張弓搭箭,對正目標,先做...
孤苦伶仃     
瀏覽人次:7954 收藏人次:675473
於成立2>。既無伯叔,終鮮3>兄弟;門衰祚4>薄,晚有兒息5>。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早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亦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敢廢遠。臣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注解〕
(1) 不行:不能走路或行動。
(2) 成立:成長到可以自立。
(3) 鮮:音ㄒ|ㄢˇ,少。
(4) 祚:音ㄗㄨㄛˋ,福氣。
(5) 兒息:兒子。
不絕如縷     
瀏覽人次:5850 收藏人次:576758
1.僅有一線連繫未斷。比喻局勢危急。唐.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煢煢孑立,未有子息。荒隅中少士人女子,無與為婚,世亦不肯與罪大者親昵,以是嗣續之重,不絕如縷。」也作「不絕如線」、「不絕若線」。
小女     
瀏覽人次:5681 收藏人次:0
1.年紀最小的女兒。《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唐.張守節.正義引班固詩:「自恨身無子,困急獨煢煢。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瀏覽人次:5665 收藏人次:551099
孤獨的。如:「孑然一身」。《晉書.卷八八.李密傳》:「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