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火、野火。《說文解字.火部》:「,火也。」
2.戰爭所引起的焚燒破壞。明.張自烈《正字通.火部》:「,兵火曰。」明.高啟〈次韻楊孟載早春見寄〉詩:「久聞離亂今始見,煙火高低變烽。」
焚燒。《紅樓夢》第七八回:「及聞槥棺被,慚違共穴之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戰亂所造成的焚燒、破壞等災害。《宋史.卷一五.神宗本紀二》:「丁酉,詔:岷州界經鬼章兵者賜錢,脅從來歸者釋其罪。」《封神演義》第三回:「冀州失守,宗社無存,一害也;骨肉有族滅之禍,二害也;軍民遭兵之災,三害也。」
抱殘守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西岷山樵〈野叟曝言序〉:「今則去先生之世已遠,無所忌諱,其後嗣既出其書矣;徒以兵剝蝕,使海內才人皆有抱殘守缺之憾。」
百廢俱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多原已荒廢鬆弛的事情都已重新興辦。比喻任事振作有為。《清史稿.卷二七三.郎廷佐傳》:「四川屢經兵,廷相蒞任,百廢俱興,民不知擾。」也作「百廢備舉」、「百廢俱舉」。
餐風宿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野外生活或行旅的艱苦。明.高明《琵琶記.五娘到京知夫行蹤》:「兒在程途,又怕餐風宿露。」明.陸采《懷香記》第一一齣:「執銳披堅經百戰,經百戰,餐風宿露歷兵,歷兵。」也作「露宿風餐」。
國立崇實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室內空間設計科 化工科  體育班    沿革中華民國三十四年秋,對日抗戰勝利,凱歌正殷,國內兵未息,三十七年秋,山東教育界名流司令部子弟學校」,男生中年長者從軍,年幼者及女生分班上課。當時另有海南島轍軍之瓊州中學師生亦加入本校,以養以教,規模肇開,後因澎湖各項資源匱乏,師生生活隔外艱苦,在苑校長覺非奔波下,遂於四十二年二月十二日播遷員林。三月九日,奉部令易名為「教育部特設員林實驗中學」,該年七月,豫衡聯中由越返台,四十三年二月,大陳島中正中學,及陸續來台的泰滇緬區及中部當地學生,亦分發或考入本校,師生住校,真如校...
財匱力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錢財匱乏,力量不足。《明史.卷二○二.趙炳然傳》:「淅罹兵久,又當宗憲汰侈後,財匱力絀。」
兵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兵
學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估計學校可能的容量,定出招收新生的額數。清.俞樾《春在堂隨筆》卷四:「惟東南兵之後,市廛寥落,邨聚凋殘,學額雖增,而應試之人轉減。」
征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徵收賦稅。《明史.卷二.太祖本紀二》:「大軍平燕都,下晉、冀,民被兵,困征斂。」民國.章太炎《檢論.卷九.商鞅》:「任天子之重征斂,恣調發而已矣。」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