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37.28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父母之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祖國,己身所屬之國。《論語.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唐.韓愈〈後廿九日復上書〉:「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國,捨乎此則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如:「鄰邦」、「家邦」、「友邦」、「安邦定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媽、娘。如:「母親」、「母愛」、「父母」。
對女性長輩的尊稱。如:「祖母」、「姑母」、「伯母」、「師母」。
雌性的。如:「母鳥」、「母雞」、「母貓」。
根源。如:「失敗為成功之母」。
原本的。如:「母校」、「母語」。
母老虎:比喻很凶惡的女人。含有貶義。如:「她是出名的母老虎,你別去招惹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爸爸。如:「父親」、「父母」、「父子」。
對男性長輩的尊稱。如:「姑父」、「伯父」、「父兄」、「父執」。
對老年人的尊稱。如:「父老」。
尊稱事物原始的創造者。如:「音樂之父是貝多芬。」、「發明家之父是愛迪生。」
父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父親和母親。《文選.潘岳.寡婦賦》:「少喪父母,適人而所天又殞。」《紅樓夢》第六七回:「想起父母雙亡,又無兄弟,寄居親戚家中。」
2.父母官的簡稱。參見「父母官」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扭曲、歪曲。如:「貪贓枉法」。《論語.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