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8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牙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幼兒學說話的聲音。金.元好問〈德華小女五歲能誦予詩數首以此詩為贈〉詩:「牙牙嬌語總堪誇,學念新詩似小茶。」
牙牙學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嬰兒初學說話的聲音。唐.司空圖〈障車文〉:「二女則牙牙學語,五男則鴈鴈成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摹擬嬰兒初學說話的聲音。如:「牙牙學語」。
揠苗助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宋國人因他種的苗未長高,而用手將它拉高,結果苗卻反而枯死了。典出《孟子.公孫丑上》。比喻為求速成而未循序漸進,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宋.呂本中《紫微雜說》:「學問功夫全在浹洽涵養蘊蓄之久……非如世人強襲取之,揠苗助長,苦心極力,卒無所得也。」也作「拔苗助長」。
週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嬰兒出生滿一年。[例]滿週歲的寶寶,已開始牙牙學語了。
袁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渺,南望原隰,西望棲霞,風雨晨昏,羈魂有伴,當不孤寂。所憐者,吾自戊寅年讀汝哭侄詩後,至今無男,兩女牙牙,生汝死後,周 耳。予雖親在,未敢言老﹔而齒危發禿,暗里自知,知在人間,尚復几日!阿品遠官河南,亦無子女,九族無可繼者。汝死我葬,吾死誰埋,汝倘有靈,可能告我?鳴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後又不可不知,哭汝既不聞汝言,奠汝又不見汝食。紙灰飛揚,朔風野大,阿兄歸矣,猶屢屢回頭望汝也。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社會依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或人物恆存的概念,也就是說,嬰兒能在某人不在時,也能將某人的樣貌記在腦海裡。嬰兒也學會經由哭泣與牙牙學語來引起母親的注意力,此刻母親的行為已被嬰兒希望陪伴在身旁的依賴及親密的需求所控制。當嬰兒與父母分離,嬰兒可能會呈現窘迫或哭泣的情況,這種反應稱之為分離窘迫(separationdistress),約在嬰兒九個月大時出現,其強度約在嬰兒週歲時達到頂點。分離會引起兩種不同的行為,有些情況,嬰兒與照顧者分開會引起依附行為,尤其是試著找到照顧者並想獲得親近時。另一種情況是,分離也會引起抗議、絕望或冷漠,這要視分離時間的長短...
錄音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記錄聲音或已錄有各類聲音的磁性帶狀膠捲。通常可消磁及重覆使用。[例]她買了一些兒歌的錄音帶送給正在牙牙學語的姪女。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