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物至而反     
瀏覽人次:185 收藏人次:0
即「物極必反」。見「物極必反」條。01.《戰國策.秦策四》:「物至而反,冬夏是也。致至而危,累□是也。」 
    
瀏覽人次:38539 收藏人次:4099834
連接詞:A>並且。如:「富而有禮」、「秀外而慧中」。B>然而、但是、卻,表示語義轉折。如:「不勞而獲」、「有名而無實」。C>然後,表示語義承接。如:「學而時習之」。D>才、始,表前後的動作。如:「破門而入」、「跨步而行」。
用於形容詞或副詞的語尾,沒有意義。如:「忽而出現」。
至、到。如:「自南而北」、「自壯而老」。
以。如:「從今而後」、「自此而下」。
若、如。如:「人而無信」。
    
瀏覽人次:21739 收藏人次:3839473
到達、來到。如:「由古至今」。
極、甚、最高。如:「至情」、「至聖」、「至善」、「至多」、「至理名言」。
表示轉折的語氣。如:「至於」。
    
瀏覽人次:13033 收藏人次:5699562
相反的。與「正」相對。如:「反面」、「反穿」、「反串」、「擺反了」。
翻轉。如:「反敗為勝」、「反守為攻」、「易如反掌」。
與原來的不同。如:「反常」、「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
抗議、不贊成。如:「反對」。
回、還。如:「反攻」、「反省」、「反璞歸真」。
類推。如:「舉一反三」。
背叛、背離。如:「造反」、「反叛」。
平反:翻案。如:「經過多年的奔走,這場冤獄終於平反了。」
反切:古人的注音方法。用兩字標注,把上一個字的聲跟下一個字的韻切合而成一個音。如:「東,德紅反,即是一種反切。」
    
瀏覽人次:11475 收藏人次:4146785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如:「萬物」、「事物」、「動物」、「物盡其用」、「物以稀為貴」。
內容。如:「言之有物」、「空無一物」。
訪求。如:「物色」。
典章制度之類的東西。如:「名物」、「文物」。
物理:A>事物之理。B>研究物體的性質、狀態、運動、變化等原理的學科。
物極必反     
瀏覽人次:17602 收藏人次:412247
資治通鑑.卷二○七.唐紀.則天后長安二年》:「陛下雖安天位,殊不知物極則反,器滿則傾。」 參考詞語︰物至而反注音︰ㄨˋ ㄓˋ ㄦˊ ㄈㄢˇ漢語拼音︰wù zhì ér fǎn釋義︰即「物極必反」。見「物極必反」條。
01.《戰國策.秦策四》:「物至而反,冬夏是也。致至而危,累□是也。」 參考詞語︰物盛則衰注音︰ㄨˋ ㄕㄥˋ ㄗㄜˊ ㄕㄨㄞ漢語拼音︰wù shèng zé shuāi釋義︰猶「物極必反」。見「物極必反」條。
01.《戰國策.秦策三》:「物盛則衰,天之常數也;進退、盈縮、變化,聖人之常道也。」
02.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八三.中山玉櫃服氣消三蟲訣》注:「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