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7.19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狀元及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稱考中狀元。《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只聽得外面喧嚷,劉元普出來看時,卻是報李春郎狀元及第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到。如:「及格」、「及第」、「推己及人」、「水深及膝」。
趕得上。如:「及時」、「及早」、「追及」、「來得及」、「迅雷不及掩耳」。
牽涉、影響到。如:「波及」、「涉及」、「普及」、「言不及義」。
和、與。如:「書及劍」、「予及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始的、第一的。如:「元年」、「元旦」、「元月」、「元配」。
為首的。如:「元帥」、「元首」、「元勛」、「元凶」。
基本的、構成整體結構的。如:「元件」、「元素」。
量詞。用於計算錢幣的單位。一元等於十角。通「圓」。如:「十元」、「五十元」。
朝代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次序、等級。如:「次第」、「等第」。
用於數字前面,表示事物的順序或等級。如:「第一」、「第二」。
古時富貴人家的住宅。如:「宅第」、「府第」。
科第。科舉榜上的次第。如:「及第」、「落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樣子。如:「形狀」、「狀貌」、「奇形怪狀」。
情況。如:「狀況」、「現狀」、「病狀」。
描述。如:「狀其聲」、「不可言狀」。
陳述事實的文字。如:「告狀」、「訴狀」、「行狀」。
用以獎勵或證明的文書。如:「獎狀」、「委任狀」、「信用狀」。
狀元:科舉時代殿試第一名的人。後也用以稱考試的榜首。如:「經過幾年的苦讀,他不但考上大學,還是這次考試的狀元呢!」
及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稱科舉考試中選為「及第」。[例]進士及第、狀元及第
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殿試一甲第一名。《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探聽得試院開榜了,卻是別人做了狀元,別人做了榜眼,別人做了探花郎。」《儒林外史》第二回:「點了一本戲,是梁灝八十歲中狀元的故事。」
2.稱現在各類考試中的榜首。
破天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卒於官。 (5) 資:給。〔參考資料〕 宋.曾敏行《獨醒雜志.卷二》江西自國初以來,士人未有以狀元及第者。紹聖四年,何忠孺昌言始以對策居第一,里人傳以為盛事。故謝民師有詩寄忠孺云:「萬里一時開驥足,百年今始破天荒。」蓋記時人之語也。另可參考: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
占鰲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稱狀元及第為占鰲頭。參見「獨占鰲頭」條。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那其間占鰲頭,占鰲頭登上甲。」後亦泛指在競賽中獲得第一名。如:「大家辛勤苦練,就是希望在這次決賽中占鰲頭。」
同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古代科舉考試同一榜錄取。宋.劉一止〈宋故左中大夫充敷文閣待制致仕毘陵張公墓誌銘〉:「於時,兄弟同榜登科者三人,郡守以為先此未有,因表其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以後天祐狀元及第,天錫『賜進士出身』,兄弟兩人,青年同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