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狀態變遷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圓圈表示事件的狀態,圓圈之間的線段表示狀態間具有轉換的關係,線段的箭號代表狀態轉變的方向,在狀態改變時會伴隨著其他事件的發生。參【狀態變遷表】(state transition tabl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改。如:「變化」、「改變」、「演變」、「千變萬化」、「一成不變」。
突發的事件。如:「兵變」、「九一八事變」。
臨機應付的方法。如:「機變」、「通權達變」。
變動的、變異的。如:「變數」、「變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各種形狀、線條、色彩所組成的畫面。如:「地圖」、「圖畫」、「圖片」、「插圖」、「圖表」。
謀取、希望得到。如:「圖謀」、「企圖」、「唯利是圖」、「貪圖名利」。
計謀、計策。如:「良圖」、「鴻圖大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樣子。如:「形狀」、「狀貌」、「奇形怪狀」。
情況。如:「狀況」、「現狀」、「病狀」。
描述。如:「狀其聲」、「不可言狀」。
陳述事實的文字。如:「告狀」、「訴狀」、「行狀」。
用以獎勵或證明的文書。如:「獎狀」、「委任狀」、「信用狀」。
狀元:科舉時代殿試第一名的人。後也用以稱考試的榜首。如:「經過幾年的苦讀,他不但考上大學,還是這次考試的狀元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移動。如:「遷居」、「搬遷」。
改變。如:「變遷」、「事過境遷」、「見異思遷」。
職位升降。如:「升遷」、「左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表現於外的形勢、模樣。如:「姿態」、「事態」、「液態」、「狀態」。
態度:A>舉止神情。如:「態度親切」、「態度從容」。B>看法、主張。如:「表明態度」、「態度強硬」。
變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變化、改移。宋.張栻〈初夏偶書〉詩:「江潭四月熟梅天,頃刻陰晴遞變遷。」《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前代後代,亦時有變遷的!」
狀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外貌或神情。明.李東陽〈書馬遠畫水卷後〉:「右馬遠畫水十二幅,狀態各不同。」
2.狀況、情形。如:「警報一響,全市立即進入警戒狀態。」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