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3.0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狀態;態;地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一處理、交易、設備、通訊通道等的目前和最近的狀態。參【狀態】(statu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樣子。如:「形狀」、「狀貌」、「奇形怪狀」。
情況。如:「狀況」、「現狀」、「病狀」。
描述。如:「狀其聲」、「不可言狀」。
陳述事實的文字。如:「告狀」、「訴狀」、「行狀」。
用以獎勵或證明的文書。如:「獎狀」、「委任狀」、「信用狀」。
狀元:科舉時代殿試第一名的人。後也用以稱考試的榜首。如:「經過幾年的苦讀,他不但考上大學,還是這次考試的狀元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所在的地方。如:「座位」、「方位」、「位置」。
處、在。如:「鹿谷鄉位於南投縣,以生產凍頂烏龍茶聞名。」
職務、等級。如:「職位」、「地位」、「爵位」、「甲等體位」。
數字的位置。如:「個位」、「位數」。
量詞。用於計算人數的單位。多含敬意。如:「十位客人」、「五位老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表現於外的形勢、模樣。如:「姿態」、「事態」、「液態」、「狀態」。
態度:A>舉止神情。如:「態度親切」、「態度從容」。B>看法、主張。如:「表明態度」、「態度強硬」。
狀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外貌或神情。明.李東陽〈書馬遠畫水卷後〉:「右馬遠畫水十二幅,狀態各不同。」
2.狀況、情形。如:「警報一響,全市立即進入警戒狀態。」
地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或團體在社會關係中所處的位置。《南齊書.卷二二.豫章文獻王傳》:「自以地位隆重,深懷退素,北宅舊有園田之美,乃盛脩理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後來果然中了孝廉,只做到一個知州地位。」
2.地步、處境。《紅樓夢》第三四回:「我的娘!怎麼下這般的狠手!你但凡聽我一句話,也不得到這步地位。」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