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67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理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齋供追祭亡魂的儀式。人死後,生者每七天為之齋供一次,並請出家人誦經,四十九天中共行七次,故稱為「理七」。《水滸傳》第二回:「太公歿了。史進一面備棺槨盛殮,請僧修設好事,追齋理七,薦拔太公。」《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修齋、理七、開喪、出殯,用了四五千兩銀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原則、規律。如:「原理」、「道理」、「公理」、「義理」、「真理」。
物質的紋理、組織。如:「肌理」、「木理」、「紋理」。
辦事、處置。如:「處理」、「治理」、「辦理」、「代理」。
修治、使整齊。如:「整理」、「理家」、「理髮」。
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意見或反映的態度。如:「理會」、「置之不理」、「不理你了!」
順序、層次。如:「有條有理」、「這封信寫得條理分明。」
溫習、熟習。如:「理熟了功課」、「書不理不熟」。
自然學科。如:「理化」、「理工」、「理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七位。大寫作「柒」,阿拉伯數字作「7」。
數量是七的。如:「七個」、「七位」、「七步成詩」、「七情六欲」。
民間人死後,每隔七日即做法事一次,共需進行七次,俗稱「做七」。如:「頭七」、「二七」。
出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辦喪事時,將靈柩移到埋葬或安厝的地方。《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修齋、理七、開喪、出殯,用了四五千兩銀子。」《紅樓夢》第一四回:「次日早,便進城來料理出殯之事。」
開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喪家擇期接受弔唁。《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修齋、理七、開喪、出殯,用了四、五千兩銀子。」《紅樓夢》第一三回:「擇準停靈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後開喪送訃聞。」也作「開弔」。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