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7.6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瑕瑜不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西湖二集》卷三四:「于謙之品,白玉無瑕;宗憲之品,瑕瑜不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玉。
玉石的光彩,比喻為優點。如:「瑾瑜」、「瑕不掩瑜」、「瑕瑜互見」。
瑜伽:A>佛教上指修行,即運用思惟的方法,以達到解脫或成佛的理想。B>瑜伽術,創始於印度,為一種配合緩慢的呼吸以鍛鍊身體的方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遮蓋、遮飾。如:「掩蓋」、「遮掩」、「掩飾」、「掩護」、「掩人耳目」。
關上、合上。如:「掩口」、「門是虛掩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石上的斑點。如:「白璧微瑕」。
比喻缺點。如:「瑕疵」、「瑕不掩瑜」。
瑕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瑕,玉之斑痕;瑜,玉之光彩。「瑕瑜」比喻美德與過失、優點與缺點。如:「瑕瑜互見」。唐.武翊黃〈瑕瑜不相掩〉詩:「涇渭流終異,瑕瑜自不同。」《宋史.卷二○二.藝文志一》:「雖其間釽裂大道,疣贅聖謨,幽怪恍惚,瑣碎支離,有所不免,然而瑕瑜相形,雅鄭各趣。」
瑕瑜互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同「現」,顯現。「瑕瑜互見」指玉上的斑點與光澤同時出現。語本《禮記.聘義》。後亦用「瑕瑜互見」比喻缺點與優點同時並存。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