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7.51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瑕瑜互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禮記.聘義》:「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比喻缺點與優點自然並存。《明史.卷一六○.王彰等傳.贊曰》:「綜其生平,瑕瑜互見。」清.況周頤《蕙風詞話續編.卷二.嚴廷中揚州好》:「天分甚高,下筆有鐫鑱造物之致,而瑕瑜互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石的光彩,比喻為優點。如:「瑾瑜」、「瑕不掩瑜」、「瑕瑜互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到。如:「看見」、「相見恨晚」、「見賢思齊」、「見死不救」。
拜會、訪問。如:「拜見」。
會面。如:「接見」、「見客」。
看法。如:「見解」、「淺見」、「偏見」、「遠見」、「見仁見智」。
漸漸顯現。如:「見效」、「日見興旺」、「他的病日見好轉。」
遇到。如:「見水即溶」、「見風轉舵」、「見光死」。
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是自己。如「請勿見怪」表示「請不要怪罪我」、「敬請見諒」表示「請原諒我」。
顯露、顯出。通「現」。如:「圖窮匕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如:「互相」、「互補」、「互助合作」、「互信互愛」、「互通有無」、「互不相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石上的斑點。如:「白璧微瑕」。
比喻缺點。如:「瑕疵」、「瑕不掩瑜」。
瑕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瑕,玉之斑痕;瑜,玉之光彩。「瑕瑜」比喻美德與過失、優點與缺點。如:「瑕瑜互見」。唐.武翊黃〈瑕瑜不相掩〉詩:「涇渭流終異,瑕瑜自不同。」《宋史.卷二○二.藝文志一》:「雖其間釽裂大道,疣贅聖謨,幽怪恍惚,瑣碎支離,有所不免,然而瑕瑜相形,雅鄭各趣。」
互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互參見。如:「互見條目」、「互見資料」。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濁漳水注》:「漳水出鹿谷山,與發鳩連麓而在南。《淮南子》謂之發苞山,故異名互見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