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76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玲」、「」等條。
八面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宋.葛長庚〈滿江紅.鈞天高處〉詞:「八面玲光不夜,四圍晃耀寒如月。」《古典複音詞彙輯林.冊一》引馬熙〈開窗看雨〉詩:「洞房編葯屋編荷,八面玲得月多。」
2.形容人處世圓滑,面面俱到。宋.夏元鼎〈滿庭芳.久視長生〉詞:「雖是無為清淨,依然要,八面玲。」《孽海花》第七回:「原來寶廷的為人,雖是八面玲,卻十分落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玉聲、清越的聲音。漢.班固〈東都賦〉:「龢鑾玲,天官景從。」唐.賈島〈就峯公宿〉詩:「殘月華晻曖,遠水響玲。」
2.明亮的樣子。唐.李白〈玉階怨〉詩:「卻下水晶簾,玲望秋月。」
3.精巧的樣子。唐.白居易〈長恨歌〉:「樓閣玲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初刻拍案驚奇》卷七:「面前有座玲四柱牌樓,抬頭看時,上面有個大匾額。」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不可湊泊。」
4.靈活聰慧的樣子。如:「玲剔透」、「玲活潑」。《孽海花》第七回:「原來寶廷的為人,雖是八面玲,卻十分落拓。」《文明小史》第四六回:「這位顏軼回,卻是手段活潑,心地玲,於弄錢一道,尤其得法。」
剔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器物精巧細緻,雕工完美。《西遊記》第四回:「複道迴廊,處處玲剔透。」《紅樓夢》第四一回:「劉姥姥掀簾進去,抬頭一看,只見四面牆壁,玲剔透,琴劍瓶爐皆貼在牆上。」也作「剔透玲」。
2.比喻人聰明伶俐,靈巧慧黠。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那廝愛女娘的心,見的便似驢共狗,賣弄他玲剔透。」《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及至見了褚大娘子,又是一對玲剔透的新媳婦。」也作「剔透玲」。
3.比喻詩文結構精巧明晰。《野叟曝言》第二七回:「大爺提起筆來,詩詞歌賦,頃刻而成。做得玲剔透,變化出奇。」也作「剔透玲」。
嬌小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巧、靈活而可愛的樣子。《孽海花》第四回:「衾裡面,緊貼身朝外睡著個嬌小玲的妙人兒。」
小巧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極細緻精巧。如:「櫥窗裡擺設了許多小巧玲的水晶飾品。」
八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八面玲」。見「八面玲」條。01.宋.饒節〈送趙廉訪〉詩:「飛來之峰可圖寫,畫工搖筆不敢下。玲八&a04506-002.jpg;(面)尚能摩,萬古冷泉那可畫!」02.宋.釋重顯〈送寶相長老〉詩:「玲八&a04506-002.jpg;(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誰敢窺?」
剔透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器物製作精美、細緻。《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其槅各式各樣,或天國地方,或葵花蕉葉,或連環半璧。真是花團錦簇,剔透玲。」
2.比喻人聰明靈巧。元.喬吉〈鬥鵪鶉.教坊馳名套.紫花兒〉曲:「且是娘剔透玲不放閑,不枉了喚聲妝旦。」
3.比喻詩文精巧細緻。元.張養浩〈最高歌兼喜春來.詩磨的剔透玲〉曲:「詩磨的剔透玲,酒灌的痴呆懵懂。」
四面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的手段圓滑,善於應付各方面。如:「他馳騁在商場上,手腕高明,四面玲,很吃得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潔的樣子。宋.蘇軾〈予昔作壺中九華詩其後八年復過湖口則石已為好事者取去乃和前韻以自解云〉:「賴有銅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