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甘如飴     
瀏覽人次:706 收藏人次:256515
即「甘之如飴」。見「甘之如飴」條。01.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嘗膽不苦甘如貽,令我采葛以作絲。」(源)02.宋.文天祥〈正氣歌〉:「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瀏覽人次:29184 收藏人次:6069087
似、好像。如:「果真如此」、「吹氣如蘭」、「愛人如己」、「數十年如一日」。
依照。如:「如期舉行」、「如約前來」、「如法炮製」、「如願以償」。
及、比得上。如:「遠親不如近鄰」。
往、到。如:「如廁」。
假若、若是。:「如果」、「假如」、「如不克前來,請提早通知。」
表示舉例之詞。如:「比如」、「例如」、「譬如」。
表示狀況的語助詞。相當於「然」。如:「突如其來的打擊,令人無法承受。」
    
瀏覽人次:10619 收藏人次:630222
用米或麥製成的糖漿或軟糖。如:「甘之如飴」、「含飴弄孫」。
    
瀏覽人次:10583 收藏人次:1553793
味道甜美。如:「甘甜」、「甘美」、「甘味」、「甘旨」。
樂意、情願。如:「甘休」、「甘心」、「心甘情願」、「自甘墮落」、「甘拜下風」。
美好的。如:「甘霖」、「甘露」。
甘之如飴     
瀏覽人次:49605 收藏人次:2734363
參考詞語︰甘如飴注音︰ㄍㄢ ㄖㄨˊ |ˊ漢語拼音︰gān rú yí釋義︰即「甘之如飴」。見「甘之如飴」條。
01.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嘗膽不苦甘如貽,令我采葛以作絲。」(源)
02.宋.文天祥〈正氣歌〉:「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參考詞語︰甘之若飴注音︰ㄍㄢ ㄓ ㄖㄨㄛˋ |ˊ漢語拼音︰gān zhī ruò yí釋義︰若,如。「甘之若飴」即「甘之如飴」。見「甘之如飴」條。
01.《明史.卷二一○.桑喬等列傳》:「贊曰:『……言者踵至,斥逐罪死,甘之若飴,而不能得君心之一悟。』」
    
瀏覽人次:30897 收藏人次:6615721
6.古代烹殺罪人的刑具。東周戰國.燕丹〈與傅麴武書〉:「故有刎喉不顧,據鼎不避者,斯豈樂死而忘生哉,其心有所守也。」宋.文天祥〈正氣歌〉:「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瑣屑     
瀏覽人次:2973 收藏人次:118390
瑣細零碎。唐.鄭嵎〈津陽門〉詩:「青錢瑣屑安足數,白醪軟美甘如飴。」宋.梅堯臣〈送蘇子美〉詩:「殼物怪瑣屑,蠃蜆固無數。」
甘之若飴     
瀏覽人次:2247 收藏人次:124972
此處所列為「甘之如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甘之如飴」典源作「甘如飴」,後以成語多為四字,乃成「甘之如飴」。「飴」,麥芽糖,引申為甜的糖食。「如飴」,像麥芽糖一樣甜。《詩經.大雅.綿》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飴」一句,意思是說:周原的土壤肥沃,即使是像堇荼之類的苦菜,也會變得甘美不已。「甘如飴」是說苦的東西,吃起來像糖一樣甜。用來形容人為了某種崇高的目標,心甘情願承受痛苦或犧牲。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記載了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之後,一直忍辱負重,希望有天能夠雪恥復國。他為了隨時提醒自己亡國之恨,於是臥薪嘗膽,過著刻苦的生活。他又積極地討好夫差,降低夫差對越國的戒心,獲取其信任。例如...
罘罳     
瀏覽人次:1029 收藏人次:251988
2.獵網。漢.武帝〈柏梁〉詩:「走狗逐兔張罘罳,齧妃女脣甘如飴。」也作「罦罳」。
熟地     
瀏覽人次:231 收藏人次:0
2.經多次蒸熟的地黃根。中醫以肥大色黑,味甘如飴者為最佳的藥材。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