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1.10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產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生產過程中產出對投入之比率,即一單位投入之產出量,用以衡量該生產過程之效率。當所有產出與投入要素都包含在裡頭的衡量稱為總生產力。當只計算部分投入要素時稱為偏生產力,如勞動生產力
初級生產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營生物(autotroph)利用太陽能進行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碳之能力。自營生物細胞內含葉綠素 (chlorophyll),在日光照射下利用藍、綠光譜將水與二氧化碳在葉綠餅內經一系列的光反應與暗反應後,合成有機碳並放出水與氧氣。
  初級生產力的大小以初級生產量(primary production)來度量。可以能量為單位,如每日平方公尺幾焦耳(J/m2/d);可以物質重量表示(g/m2/d);多數則是以合成的有機碳毫克量表示 (mgc/m2/d)。初級生產量可分為總生產量與淨生產量,後者是前者減去光合作用期間因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海...
教育生產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生產力是將教育投入因素與其產出水準間二者的值加以比較後,求出比值的大小。
  生產力包括生產歷程或體系、投入要素及產出等要素,說明如下:
  1.生產體系或歷程:是指生產的結構與組織,其主要功能在組合各種生產要素以生產各項產品。生產體系的單位(unit),可按照生產結構與組織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2.投入要素通常是指投入生產過程中的各種資源,包括土地、資本與勞力等。此等投入要素可以用實質單位(physical unit)或價值單位(monetary unit)來表示,但不論其採用何種單位顯示出來,它們均是靜態的。
  3.產出:這是指生產的標的...
勞動生產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產某種產品或服務的勞動能力。以一定時間內的產量除以勞動人數或勞動報酬,作為生產力的計算。影響的因素有工人的經驗、熟練度、分工方式、生產效能、天候、資源等。
軟體生產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軟體生產力通常是指每人所編寫的程式指令行數。提高生產力可能途徑有:
(1)使用更高階的語言。
(2)使用更進步的作業系統。
(3)採用更制度式的軟體發展方法。
(4)採用更複雜的軟體工具輔助系統的設計。
(5)重組應用若干標準化的程式組塊。
生產力加值測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可供測試生產力的軟體程式。它可允許使用者輸入生產因素,藉以計算生產力的測量值。
農業生產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經濟學主張教育、訓練或健康知識的傳播能夠使個人的生產力提高。舒爾茲(T.W. Schultz, 1975)認為:如果提高農民的教育程度,就可以提高他們的生產力,而且這種教育的效果在一個變遷快速的現代化社會中,將會比在一個固定的傳統社會中好。經過多項研究結果顯示:舒爾茲的說法獲得大多數研究(如法蘭P.R. Fallon, 1988年之研究)的支持。
系統生產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系統完成工作數的量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命。如:「生物」、「生靈」、「輕生」、「殺生」、「捨生取義」、「起死回生」。
生育。如:「生日」、「生殖」、「生兒育女」。
成長、滋長。如:「生長」、「滋生」、「生成」、「生生不息」。
活著。如:「生存」、「人生於世」、「生不逢時」。
不熟悉。如:「生人」、「生字」、「生手」、「生疏」、「面生」。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米」、「生冷」、「半生不熟」。
產生。如:「發生」、「生事」、「生利」、「生財有道」、「你可別再生出什麼新花樣!」
生活、生計。如:「謀生」、「生路」、「無以為生」。
非常。如:「生恐」、「生怕」。
老師稱呼弟子或弟子自稱。如:「學生」。
量詞。用於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功能或作用。如:「火力」、「水力」、「風力」、「浮力」、「說服力」、「吸引力」、「生產力」、「勞動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