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7.82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柔和。元.元懷《拊掌錄》:「北都有妓女,美色而舉止生硬。」《聊齋志異.卷二.俠女》:「然其舉止生硬,毫不可干。」
2.語文生澀、不流暢。《紅樓夢》第三八回:「巧的卻好,不露堆砌生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與「熟」相對:(1) 未經烹煮過的。[例]生水、生食、生冷食物 (2) 罕見、不熟悉的。[例]生人、生字、生面孔 (3) 技藝不熟練的。[例]生手、生硬 (4) 未經加工煉製的。[例]生藥、生鐵、生茶 (5) 果實尚未長成。[例]這桃子夾生,十分澀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自然、不靈活。如:「生硬」。《老殘遊記》第一五回:「縣裡次日一清早,帶回仵作下鄉一一相驗,沒有一個受傷的人,骨節不硬,皮膚不發青紫,既非殺傷,又非服毒。」
穿鑿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解釋3 相似詞4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南宋容齋隨筆義理之說無窮》:「用是之好奇者欲穿鑿附會固各有說云。」 解釋比喻牽強生硬的解釋。 相似詞牽強附會/生拉硬扯 相反詞引經據典 例句他的說法不過世穿鑿附會,根本不足採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病名。中醫上指腹內生硬塊,消化不良的病症。《玉篇.疒部》:「癖,食不消。」《抱朴子.內篇.極言》:「凡食過則結積聚,飲過則成痰癖。」
生吞活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吞活剝目錄1 釋義2 古例3 譯文4 今例5 近義6 反義 釋義原指生硬搬用別人詩文的詞句。現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機械的搬用經驗、理論等。 古例唐 劉肅 大唐 新語 諧謔:「有棗強尉張懷慶好偷名士文章,人為之諺曰:『活剝張昌齡,生吞郭正一。』」 譯文棗強尉張懷慶喜好偷名士的文章,人們為此編了句諺語。 今例學習外國的事物應該有選擇,不能完全生吞活剝。 近義生搬硬套、膠柱鼓瑟 反義融會貫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字生硬難懂。如:「晦澀」。《宋史.卷三八○.勾龍如淵傳》:「文章平易者多淺近,淵深者多艱澀。」
生張熟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魏,都是姓,此處泛指人。「生張熟魏」原指娼妓接待客人,不分生客熟客,後多用以比喻彼此之間不論熟不熟悉。如:「他交友不論三教九流,生張熟魏,一概來者不拒。」清.徐珂《清稗類鈔.娼妓類.京師之妓》:「京師則不然,無論生張熟魏,識與不識,皆可問津,且大了高叫見客,妓即相率而出,任客選擇也。」也作「熟魏生張」。
熟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生疏、生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慢性脾臟腫大,腹內如生硬塊,故稱為「痞塊」。《玉篇.疒部》:「痞,腹內結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