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申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陳述他人的冤屈並加以營救。《晉書.卷六九.周顗傳》:「既見帝,言導忠誠,申救甚至,帝納其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支的第九位。
時辰名。約下午三點至五點。如:「申時」。
陳述、表明。如:「申請」、「申明」、「申訴」、「申冤」、「三令五申」。
擴充、延展。如:「引申」。
責備。如:「申斥」、「申誡」。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援助。如:「救急」、「救命」、「救助」、「拯救」、「挽救」、「營救」、「救兵」。
撲滅。如:「救火」。
治療。如:「急救」、「無藥可救」。
周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69~322)字伯仁,晉安城(今河南省汝南縣東南)人。少有重名,官至尚書左僕射。王敦作亂,王導詣臺待罪,顗申救甚急,而導不知,後奉詔見王敦,敦問導周顗何如,導不答,遂被殺,後導見顗申救之表,泣曰:「我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宸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王所戴的冠帽。借指皇帝。宋.無名氏〈梅妃傳〉:「憶昔太液清波,水光蕩浮,笙歌賞燕,陪從宸旒。」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一齣:「幸子由申救,遠謫黃州,不久量移儋耳,重拜宸旒。」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