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畢沙羅     
瀏覽人次:604 收藏人次:0
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西元1830-1903年)為法國印象主義畫家,是印象主義發展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註一]目錄1 生平概述2 藝術風格3 重要作品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生平概述卡密爾˙畢沙羅於西元1830年出生於當時隸屬於丹麥位於中美洲的聖˙托馬斯島,父親是法國的猶太人,在法國各地經商,畢沙羅從小就在巴黎生活,當過店員才又拜安格爾學畫,然而至十七歲時,...
    
瀏覽人次:28415 收藏人次:3096234
捕鳥的網子。如:「羅網」、「天羅地網」。
張網捕捉。如:「門可羅雀」。
招攬、搜集。如:「羅致」、「張羅」、「搜羅」、「網羅」。
包括、涵蓋。如:「包羅萬象」。
排列、散布。如:「羅列」、「星羅棋布」。
質地輕軟的絲織品。如:「羅帕」、「羅扇」、「羅裳」、「綾羅綢緞」。
姓。
    
瀏覽人次:19796 收藏人次:4118033
完成、結束。如:「完畢」、「畢業」、「一槍畢命」、「今日事,今日畢。」
全部、完全。如:「畢生」、「畢散其財」、「原形畢露」、「群賢畢至」。
畢竟:終究、到底。如:「再怎麼說,他畢竟是我的兄弟。」
    
瀏覽人次:6587 收藏人次:3808656
非常細碎的石子。如:「泥沙」、「河沙」、「海沙」、「飛沙走石」。
像沙子般的東西。如:「豆沙」、「金沙」。
聲音粗啞。如:「沙啞」。
瓜果過度成熟,肉質鬆散而呈微粒狀。如:「這片西瓜吃來沙沙的。」
高更     
瀏覽人次:1027 收藏人次:0
收藏,漸漸養成上畫廊的習慣,成為一名業餘的畫家。至1870晚期,高更的經濟生活無虞,不僅收藏了馬奈、畢沙羅、塞尚、莫內等的作品,內心對藝術的嚮往愈來愈強烈,參加完第五次印象派畫展的後三年,決定徹底拋棄商業經營,正式踏上藝術之路後,卻日趨貧困,家庭生活亦不盡滿意,西元1888年與梵谷在法國度過了一斷愉悅的藝術生活,直至兩人在繪畫理念方面發生嚴重的爭執,梵谷奮而割耳才告結束。西元1891年,高更決定離開喧囂的文明,隻身前往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在這段期間,高更展現驚人的創作力,屢屢畫出令人驚艷的作品。短暫返回巴黎後,作品卻被譏為...
印象派     
瀏覽人次:999 收藏人次:1038813
印象派(又稱「外光派」,Impressionism),為出現於西元十九世紀後半至二十世紀前半的歐洲藝術派別,印象畫派突破傳統的束縛,被公認為現代畫派的始祖。 印象派代表畫家馬奈、莫內、雷諾瓦、竇加、畢沙羅、戴伽斯、西斯勒、卡莎特、摩里索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印象派英文關鍵字:Impressionism 參考資料[註一]高階秀爾(2008)。寫給年輕人的西洋美術史2。臺北:原點。頁176-179。劉振源(1994)。印象派繪畫:西洋繪畫導覽。臺北:藝術圖書。頁11-39。郭書瑄(2005)。圖解藝術。臺北市:易博士文化。頁3...
塞尚     
瀏覽人次:569 收藏人次:0
繪畫之路,報考美術學校未被錄取,甚至僅錄選一次沙龍,卻能自學成材。塞尚曾與印象畫派的畫家相互交流,受畢沙羅的影響尤深,對於「外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然而卻批評印象派流於觀察「自然的表象」,與印象派徹底分道揚鑣。西元1867年,塞尚的父親逝世,他得到一大筆遺產,並於法國鄉間專心作畫,最終摸索出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風格。塞尚生於富庶之家,無須為金錢煩惱,能無罣礙地投身藝術創作,在他68年的藝術生涯中,生活平穩安逸,不善與人應酬,因而未受到世紀末頹廢風格的感染,唯一的興趣是野外寫生。塞尚一生一大半的時間,作品並未受到重視,20世紀...
布拉克(Georges Braque)     
瀏覽人次:325 收藏人次:0
新印象畫派     
瀏覽人次:194 收藏人次:0
新印象畫派(Neo Impressionism),又稱為「點描派」,為印象派的分歧之一,與「後其印象畫派」共爭「印象派後繼者」的地位。 新印象繪畫派代表畫家秀拉、西捏克、西斯勒、畢沙羅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新印象畫派英文關鍵字:Neo Impressionism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