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3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異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生母但不同生父。如:「同母異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奇怪、特別的。如:「異人」、「異事」、「異樣」、「標新立異」、「奇裝異服」、「心知有異」。
感到奇怪、驚訝。如:「訝異」。
不同的、另外的。如:「異心」、「異端」、「異己」、「異性」、「異地」、「異日」。
分開。如:「夫妻離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爸爸。如:「父親」、「父母」、「父子」。
對男性長輩的尊稱。如:「姑父」、「伯父」、「父兄」、「父執」。
對老年人的尊稱。如:「父老」。
尊稱事物原始的創造者。如:「音樂之父是貝多芬。」、「發明家之父是愛迪生。」
北埔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哥灣群原住民,「熟番」頭目趙明政及黃得民果然率領族人加入。 經過1907年11月14日夜晚,蔡清琳的異父兄弟何麥榮率眾攻擊鵝公館、常坪、大窩分遣所,殺死日本巡查數名。翌日上午,蔡清琳打著「安民」「復中興總裁」兩支大旗,率眾一路殺進北埔支廳,首先殺死北埔支廳長,隨後殺死全體支廳的日籍人員。緊接著,凡居住在北埔的日本居民,不分男女,幾乎全部處斬,總計處死日人57人。總督府聞報,立即派守備隊一中隊及警察120名,從新竹趕來北埔鎮壓。蔡清琳率腦丁、隘勇、土著約200多人,工道具新竹10里的水仙崙,沒有見到任何清兵,卻遇上了日軍和...
紀伯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5 參考文獻 生平卡里˙紀伯倫(1883年~1931年),生於黎巴嫩北部臨海的貝什里村(Besharri)一個宗教氣息濃厚的家庭。童年時期,母親教他阿拉伯文和法文,又專門請家庭教師教他英文。1888年,隨母親和同母異父的哥哥及兩個妹妹離開家鄉,移居美國波士頓。全家在唐人街過著清貧的日子,紀伯倫則被送進美國公立學校學習英語,在那裡奠定了他扎實的英文基礎。後去法國,在巴黎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和雕塑,曾得到藝術大師羅丹的獎掖。1911年重返波士頓,次年遷往紐約長住,從事文學藝術創作活動,直至逝世...
外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同母異父的弟弟。《左傳.成公十一年》:「聲伯以其外弟為大夫,而嫁其外妹於施孝叔。」
同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一母親所生。《禮記.檀弓上》:「公叔木有同母異父之昆弟死,問於子游。」《晉書.卷六二.列傳.祖逖》:「弟約與逖同母,偏相親愛,納與約異母,頗有不平。」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