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1.91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疑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難怪,心中的懷疑得到解答。宋.晏殊〈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詞:「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元.白樸《梧桐雨》第二折:「慣縱的個無徒祿山,沒揣的撞過潼關,先敗了哥舒翰,疑怪昨宵向晚,不見烽火報平安。」
2.懷疑、不信任。《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一》:「金印奴家緊藏著,休疑怪不與伊呵,又怕是脫空謾嚇我。」元.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二折:「我欲齎發賢士,進取功名。誠恐賢士有疑怪之心。」也作「怪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不信而加以猜測。如:「懷疑」、「猜疑」、「半信半疑」、「疑是地上霜」。
無法解決、推斷的。如:「疑案」、「疑義」、「疑團」、「疑難」、「疑雲」。
猶豫不定。如:「猶疑不決」、「遲疑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奇異、不平常的。如:「奇怪」、「怪異」、「怪事」。
妖魔。如:「妖怪」、「鬼怪」、「精怪」。
非常。如:「她那模樣怪討人喜歡的。」
埋怨、責備。如:「怪罪」、「責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驚嘆、疑怪的意思。《玉篇.口部》:「吁,疑怪之辭,驚語也。」《文選.張衡.東京賦》:「吁!漢帝之德,侯其褘而。」唐.韓愈〈進學解〉:「吁!子來前!夫大木為杗,細木為桷。」
捨近務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棄近的而去求取遠的。比喻迂拙不切實際。《後漢書.卷二六.伏湛傳》:「而陛下捨近務遠,棄易求難,四方疑怪,百姓恐懼。」也作「舍近謀遠」。
怪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疑惑、困惑。《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法師不覺失笑,大生怪疑。」也作「疑怪」。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