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7.93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發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遣送。如:「古代流刑,即是將犯人發往邊遠地區服苦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送出、付出。如:「發放」、「收發」、「發行」、「發給」、「發信」、「發電報」、「發薪水」。
生長、產生。如:「發電」、「發芽」、「發音」、「味道發酸」。
射擊。如:「發射」、「發箭」、「發炮」、「彈無虛發」。
起程。如:「出發」、「朝發夕至」。
開始、引起。如:「發動」、「發起」、「發端」。
宣布、散布。如:「發布」、「發言」、「發表」、「發散」、「發放」。
開展。如:「發展」、「發揮」、「發達」、「發揚光大」。
使出現。如:「發現」、「發掘」。
量詞:A>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如:「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B>計算槍、炮、子彈發射數量的單位。如:「射炮十二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如:「來往」、「往返」。
歸向。如:「嚮往」、「神往」。
過去的。如:「往事」、「過往雲煙」、「往日情懷」。
人際的往來、交際。如:「交往」。
向。如:「往前」、「往後」。
往往:每每、常常。如:「每逢假日他往往會帶著家人出去郊遊。」
援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援救幫助。《後漢書.卷一九.耿弇傳》:「永北還,而代令張曄據城反畔,乃招迎匈奴、烏桓以為援助。」《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五回:「那兩位侍郎京堂,更暗為援助,鍛鍊成獄,把那都老爺革職,發往軍臺。」
司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刑罰。將罪犯發往邊疆,以防禦外寇。《後漢書.卷五六.張晧傳》:「帝乃悟,減騰死罪一等,餘皆司寇。」
法外施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紀之外,給以寬大處理。《鏡花緣》第四十五回:「他既有這功勞,自應法外施仁,免其一死。」《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當朝人最惱的貪官汙吏,也還算法外施仁,止於把他革職,發往軍臺效力。」
孫星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不久,權按察使。嘉慶四年(1799年),丁母憂歸里,浙江巡撫阮元聘其為詁經精舍主講。服闋入都,仍發往山東。嘉慶十年(1805年),補山東督糧道。嘉慶十二年(1807年),權布政使。嘉慶十六年(1811年),稱病歸返。晚年任鐘山書院山長。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卒。 事蹟 初以文學著稱,與洪亮吉、黃景仁齊名,後專事經史文字音韻訓詁之學,兼及諸子百家,工於篆隸。對經學、史學、金石碑版、天文、地理諸領域皆造詣頗深。曾主持詁經精舍、鐘山書院講習。 著作 著有《平津館讀碑記》、《平津館叢書》、《孫淵如全集》、《孔子集語》...
釘封文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刑部發往各地批准處決囚犯的文書。後指置人於絕境的書信或行為。《官場現形記》第九回:「陶子堯不等到看完,兩隻手已竟氣得冰冷,眼睛直勾勾的,坐在那裡,一聲也不言語,停了一會子說道:『這是我的釘封文書到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