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1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發號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布命令。如:「主帥發號令,將軍當前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稱。如:「國號」、「別號」、「外號」。
命令。如:「號令」、「發號施令」。
排定的次序。如:「編號」、「座號」。
標誌、標記。如:「符號」、「記號」。
樂團或軍隊所使用的喇叭。如:「號角」、「軍號」、「法國號」。
商店。如:「寶號」、「公司行號」。
物品的大小等級。如:「特大號」、「家庭號」。
種、類。如:「像他這號人物,還是少惹為妙。」
量詞。用於計算編定的人物數目的單位。如:「醫生今天已看了三十號病人,還剩下五號。」
號外:報社因突發的重大事件,而臨時印發以讓大家迅速知道消息的特別報導。
放聲大哭。如:「哀號」、「哭號」、「鬼哭神號」。
拉長聲音呼叫。如:「號叫」、「呼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示。如:「命令」、「奉令」、「朝令夕改」、「明令規定」。
使。如:「令我難以忘懷!」、「令人發出會心的微笑。」
敬稱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
時節。如:「月令」、「時令」、「夏令衛生」、「冬令救濟」。
美。如:「令名」、「令譽」。
古典詞、曲中小令的簡稱。如:「如夢令」、「調笑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送出、付出。如:「發放」、「收發」、「發行」、「發給」、「發信」、「發電報」、「發薪水」。
生長、產生。如:「發電」、「發芽」、「發音」、「味道發酸」。
射擊。如:「發射」、「發箭」、「發炮」、「彈無虛發」。
起程。如:「出發」、「朝發夕至」。
開始、引起。如:「發動」、「發起」、「發端」。
宣布、散布。如:「發布」、「發言」、「發表」、「發散」、「發放」。
開展。如:「發展」、「發揮」、「發達」、「發揚光大」。
使出現。如:「發現」、「發掘」。
量詞:A>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如:「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B>計算槍、炮、子彈發射數量的單位。如:「射炮十二發」。
號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呼命令。如:「號令三軍」。《儒林外史》第三五回:「總兵號令一聲,那些兵一齊渡過河去了。」
2.傳呼的命令。《三國演義》第一○○回:「既令進兵,今又教休進,何其號令不明!」
3.發號施令的政權。《史記.卷一六.秦楚之際月表》:「初作難,發於陳涉;虐戾滅秦,自項氏;撥亂誅暴,平定海內,卒踐帝祚,成於漢家。五年之閒,號令三嬗。」
將犯人綑綁遊街示眾。《水滸傳》第五一回:「立等知縣差人,把雷橫捉拿到官。當廳責打,取了招狀,將具枷來枷了,押出去號令示眾。」《三國演義》第九回:「王允命縛赴市曹斬之,又將董卓屍首,號令通衢。」
無所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徬徨無主,不知如何是好。《宋史.卷三○二.賈黯傳》:「二人臨事,指蹤不一,則下將無所適從。」《清史稿.卷二九三.謝濟世傳》:「若發號施令,小人得以搖奪,君子無所適從,國事未有不隳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發號令、指示。如:「揮令前進」、「指揮軍隊」。
挾天子以令諸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挾制皇帝,以其名義號令諸侯。比喻借重權勢者的名義發號施令。《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自立魏王,篡奪漢室。」
發號施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布命令。《書經.冏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淮南子.原道》:「夫能理三苗,朝羽民,徙裸國,納肅慎,未發號施令而移風易俗者,其唯心行者乎。」也作「發號布令」、「發號出令」
鳴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中發號令的響箭。參見「嚆矢」條。《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冒頓乃作為鳴鏑,習勒其騎射,令曰:『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之。』」清.張景祁〈酹江月.樓船望斷〉詞:「回憶鳴鏑飛空,猋輪逐浪,脫險真奇絕。」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