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91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由白喉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咽頭、喉頭為主要患部。症狀包括發燒、咽喉腫脹、失音、呼吸困難或嚴重虛脫等,最明顯的症狀是在咽、喉部位產生一層白膜。可使用抗生素或注射抗毒血清治療,預防的方法以接種白喉疫苗最為有效。
黃腰白喉林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endroica coronata
體長13~15公分。喙直而尖,黑色,腳黑色。雄鳥頭部至背上灰黑色,眼睛上下有白紋,背上有深色縱紋,腰黃色,翼羽灰黑色有白邊,喉部黃色或白色,胸部至腹側為黑色,脅部有一塊明顯的黃色。腹部和尾下覆羽白色,雌鳥身體背部褐色,背部有深色縱紋,腰和脅部黃色,腹面白色有褐色縱紋。
共4亞種,分布於北美及中美洲,繁殖區在北美洲除了東北部以外的地方,冬季至北美洲南部、西印度群島以及中美洲度冬。
夏季時大多以昆蟲為食物,冬季時的食物種類較多樣。不同亞種繁殖期雄鳥的鳴叫聲也有不同。繁殖於針葉林或是針闊葉混合林,鳥巢為杯狀,由草和細樹枝構成,位於針葉樹或是高大的落葉樹上。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森鶯科(Family Parulidae)
白喉林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介: 白喉笑鶇是台灣特有亞種,棲息於山區海拔1000~2200公尺間之森林中,數量不甚普遍。牠習慣於樹枝間跳躍,但亦常於林林底層之灌叢中活動。以果實、種子和昆蟲為食物。白喉笑鶇在臺灣的繁殖迄未有觀察的記錄。
白喉冠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ophoixus flaveolus
體長22~23公分,喙粗,前額、頭頂至身體背部橄欖綠色,頭頂有一簇細長而柔軟的冠羽,翼及尾栗褐色帶有綠色。眼先至耳羽灰白色,喉白色,胸腹至尾下覆羽黃色。亞成鳥形以成鳥,但全身大致為褐色,僅喉部較白。
共2亞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包括印度東北部、西藏及中國西南以及緬甸及泰國北部。
小群活動於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常綠闊葉樹林的中層,繁殖期3~6月,巢杯狀,築於密生的下層樹木中,離地約3公尺,每窩產2~4顆卵,族群數量十分普遍。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鵯科(Family Pycononotidae)
白喉磯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體色不同。雄鳥自額至後頸及翼上的小覆羽為鈷藍色,背、肩及翼上的中覆羽為黑色,各羽羽端棕色。翼上其它覆羽為黑褐色,外瓣具灰白色狹羽緣;大覆羽具白端,內側次級飛羽基部白色,形成一大白斑;腰及尾上覆羽栗紅色;尾羽黑褐色,末端色澤較深。眼先栗紅色,頰、耳羽及頸側黑色,喉部有一白色斑塊。胸以下為栗紅色,腹部中央及尾下覆羽色調較淡。雌鳥頭頂及後頸為灰褐色,背、肩及翼上的中、小覆羽均為橄欖褐色,羽端有黑色粗斑。翼黑褐色,大覆羽、初級覆羽及三級飛羽均有灰白色狹羽緣,其餘飛羽外緣稍帶鏽褐色;腰及尾上覆羽污白色;尾羽黑褐色。頰、頸側棕白色,密布褐色細紋;喉中央有與雄鳥同型的白色斑塊;胸以下棕白色至乳白色,胸...
白喉針尾雨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喙黑色,虹膜暗褐色,頭上、臉、後頸、雙翼、尾上覆羽及尾羽為黑色具藍色光澤,尾羽尖端突出,背及腰為灰白色,雙翼形狀狹長,喉部白色,與臉部及胸部之間具有截然分界,指名亞種具有白色眼先,胸及腹為黑褐色,尾下覆羽白色,腳短且為紅褐色。
白喉疫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防白喉桿菌感染所使用的疫苗。
白喉叉尾雨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eronautes saxatilis
體長17公分。身上大部分為黑色,身體下部黑白相間,自下頦、喉部、部分的胸、腹部延伸至尾上覆羽為白色。尾長分叉呈剪形。
共2亞種,分布於北美洲至中美洲,自加拿大、美國西部至中美洲北部,具遷移性。
棲息於山區或海邊的峭壁上,飛行時常鳴叫,叫聲響亮。巢築於峭壁裂縫中,或甚至在海拔4,000公尺的山壁上。每窩可產6枚卵,卵較大多雨燕的大。
鳥綱(Class Aves)
雨燕目(Order Apodiformes)
雨燕科(Family Apodidae)
白喉鏟嘴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latyrinchus mystaceus
體長10公分,頭大而身體縮實,有一極寬而扁的喙,為本屬最大的特色,上體橄欖褐色,頭頂有一隱藏的黃色羽冠,眼圈、頰及耳羽為黃褐色,喉白色,胸部為黃褐色,尾羽短,雌雄羽色相似,但雌鳥沒有黃色的羽冠,亞成鳥整體較偏褐色,亦無羽冠。
共14亞種,分布於中南美洲,由哥斯大黎加至厄瓜多西部、阿根廷東北部及巴西的南部,海拔分布700~2,200公尺。
偏好濕冷的山地森林及附近次生林底層活動,除繁殖期外皆單獨活動,安靜的在樹葉中找尋昆蟲,飛行快速,求偶時會將黃色羽冠豎起並鳴唱,叫聲尖銳。繁殖期3~5月,巢為精緻的圓錐狀,開口於頂瑞,以落葉及蛇皮裝飾,築於1~3公尺高的樹叉,每窩產2枚白色的卵。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霸鶲科(Family Tyrannidae)
白喉文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 10cm,雌雄鳥的羽色相同。上喙灰黑色,下喙銀灰色,虹膜黑褐色,頭頂、臉、背及翼羽為褐色,腰白色,喉、胸、腹及尾下覆羽污白色,尾羽黑褐色,腳鉛黑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