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65.0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目擊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眼見到事件發生經過的人。如:「他是這次車禍的唯一目擊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讀者」、「記者」、「作者」、「好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助詞。A>用於句中,表示語氣停頓。如:「光陰者,百代之過客。」B>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如:「禮尚往來,乃人情所不能免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睛。如:「雙目」、「目不轉睛」、「眉清目秀」、「有目共睹」。
條款、細則。如:「項目」、「細目」。
列在書前,以備檢閱全書的條文。如:「目錄」、「目次」、「書目」、「篇目」。
名稱、標題。如:「名目」、「題目」。
生物學中分類的階層名稱。如:「界、門、綱、目、科、屬、種。」
頭目:首領。如:「那個犯罪集團的頭目已於日前落網了。」
目的:心中想達到的境界。如:「人生以服務為目的。」
目前:A>在眼睛前面,表示很近的意思。如:「這眼鏡就在目前,我居然沒看到。」B>現在、當前。如:「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把真相弄清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攻打。如:「攻擊」、「擊退」、「擊敗」、「迎頭痛擊」。
敲打。如:「敲擊」、「擊鼓」。
接觸。如:「目擊」、「觸擊」。
目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親眼所見。《金瓶梅詞話》第一七回:「徒以目擊奸臣誤國而不為皇上陳之,則上辜君父之恩,下負平生所學。」明.周朝俊《紅梅記》第二四折:「小生目擊數事,甚為不平,待要當面數落他一番,有何難哉?」《清史稿.卷二三七.洪承疇列傳》:「目擊民生彫敝及土司降卒,尚懷觀望。」
2.瞥見、一眼看見。《莊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
3.目光觸及,指看了一眼。《後漢書.卷二九.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郅惲》:「子張但目擊而已。惲即起,將客遮仇人,取其頭以示子張。」
鉅細靡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論大小地方都不會遺漏。比喻做事很仔細。[例]目擊者在警局,向辦案人員鉅細靡遺地描述整起車禍的經過。
羅生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有名的日本電影。由黑澤明導演,三船敏郎主演,取材於日本大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竹籔中〉,於西元一九五○年改編成電影。曾獲一九五一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羅生門」原指宮城外廓的正門。片中利用一樁謀殺案的當事人及目擊者對案情的不同敘述,來分析人性,充滿了懸疑及不信任的氣氛。後常借用來比喻對同一件事,因立場不同而說出不同事實的歧異情形。如:「法院常常上演羅生門,分辨實情得靠法官的智慧。」「警方說是單獨行動,憲兵說曾知會轄區,各說各話,演成羅生門。」
歷史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料則歷史研究便毫無意義。主要教育史料之來源大致有三類:1.官方紀錄及其他文件紀錄:由真正參與事件者或目擊者所持有而紀錄,是餵了將來之使用而傳遞。例如:校刊、年報、學報、師生人事檔案、學生作業範例等。2.口頭證詞(oral testimony):透過晤談而得到之資料。3.遺跡或遺物(remains or relics):未審慎且有意留傳當做資料或紀錄之遺跡或遺物。例如:建築物、設備品、教學設備等。 二、次要史料次要史料(secondary sources)不是報導者真正目擊事件而提出之報告;或許是和真正觀察者交談後,或閱讀...
描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事物的情狀。[例]目擊者將當時案發的情形從頭描述一遍。
癲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作、複合性局部發作)、全面發作(失張發作、肌抽躍性發作、抽躍性發作)和無法分類之發作。醫生必須根據目擊者對患者翻並時的像廠實際情況所做的描述(如演變過程、持續時間、手腳動作),才具體,才能對患者有所幫助。兒童時期的癲癇症有:1. 兒童良性局部癲癇:好發於4~8歲兒童,通常在患者睡眠發病,先是般邊臉部抽動,無法出聲,接著是半邊或全身的獸腳抽動。不影響患者的智力,到青春期後便自然痊癒。2. 嬰兒點頭痙攣:發生於6個月至1歲幼兒,患童在發病時會密集的反覆點頭,有時合併手腳前身與軀幹彎曲,呈現膜拜狀。多半在剛睡醒時發病。患童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