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直裰     
瀏覽人次:612 收藏人次:0
本指古代的家居常服。後多指僧、道或士子所穿的衣服。《水滸傳》第九回:「兩個公人看那和尚時,穿一領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禪杖,輪起來打兩個公人。」《儒林外史》第一回:「那邊走過三個人來,頭帶方巾,一個穿寶藍夾紗直裰,兩人穿元色直裰,都有四五十歲光景。」也稱為「直襬」、「直身」。
    
瀏覽人次:17653 收藏人次:4872520
不彎。如:「直線」、「筆直」、「直徑」、「直挺挺」。
縱的、從上到下的。與「橫」相對。如:「直升飛機」、「直行書寫」。
公正無私、有理的。如:「直道」、「正直」、「是非曲直」、「理直氣壯」。
純樸無飾、坦白爽快的。如:「直爽」、「直話」、「直率」、「直性子」、「直來直往」。
不轉折、沒有阻隔的。如:「直通」、「直達車」。
呆板、僵硬。如:「兩眼發直」、「凍得我兩腿都直了!」
連續不斷的。如:「他一直對著我笑!」、「直到下課,我都還沒有看見他來。」
    
瀏覽人次:2022 收藏人次:0
參見「直裰」條。
不修邊幅     
瀏覽人次:17597 收藏人次:893228
不修整布帛邊緣,任使雜亂不齊。用以形容不講究衣飾儀容或不拘形式小節。《北史.卷八三.文苑傳.顏之推傳》:「好飲酒,多任縱,不修邊幅,時論以此少之。」《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又不修邊幅,穿著一件稀爛的直裰,靸著一雙破不過的蒲鞋。」也作「邊幅不修」、「不脩邊幅」、「不事邊幅」。
    
瀏覽人次:13219 收藏人次:0
扭扯、抓住。如:「揪耳朵」、「揪住不放」。《水滸傳》第五二回:「(李逵)早把殷天錫揪下馬來,一拳打番。」《西遊記》第三一回:「卻說那獃子被一窩猴子捉住了,扛抬扯拉,把一件直裰子揪破。」
膀子     
瀏覽人次:3010 收藏人次:215062
1.胳臂的上部靠肩的部分,也指整個胳臂。《水滸傳》第四回:「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來,把兩隻袖子纏在腰裡,露出脊背上花繡來,搧著兩個膀子上山來。」《紅樓夢》第三九回:「鳳丫頭就是楚霸王,也得這兩隻膀子好舉千斤鼎。」
上旬     
瀏覽人次:1790 收藏人次:0
十日為一旬,每月的前十日,稱為「上旬」。《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以七月上旬齎三十日糧。」《儒林外史》第三回:「這時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還穿著麻布直裰,凍得乞乞縮縮。」
面龐     
瀏覽人次:917 收藏人次:0
面貌、面孔。《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身穿白紗直裰,腳下涼鞋,黃瘦面龐,清清疏疏,三綹白鬚。」《紅樓夢》第六五回:「一個是我們姑太太的女兒,姓林,小名兒叫什麼黛玉,面龐身段和三姨不差什麼,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
絲絛     
瀏覽人次:845 收藏人次:0
以絲編織而成的腰帶。《儒林外史》第七回:「只見那陳和甫走了進來,頭戴瓦楞帽,身穿繭紬直裰,腰繫絲絛。」
下來     
瀏覽人次:823 收藏人次:228230
3.放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的開始、進行或完成。宋.辛棄疾〈鷓鴣天.句裡春風正剪裁〉詞:「亂鴉畢竟無才思,時把瓊瑤蹴下來。」《水滸傳》第四回:「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