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真理     
瀏覽人次:5672 收藏人次:451155
真實不變的道理。唐.方干〈遊竹林寺〉詩:「聞僧說真理,煩惱自然輕。」
真理實用論     
瀏覽人次:1105 收藏人次:0
  真理實用論的主要觀點有二:(1)凡能有實際作用者即為真理,如「上帝存在」這一信念有其實際作用,則這一信念為真;(2)判斷一命題真偽的標準在於真是否有作用,如命題「上帝存在」對某人而言有安定生活之作用,則此命題為真。
  在哲學的發展上,真理符應論和真理一貫論合稱古典真理論。真理實用論是古典真理論的反動,其核心概念是「作用」(use)。由於實用主義哲學家的觀點互異,對「作用」的解釋不同。實用主義的創始人帕爾斯(C.S. Peirce, 1839~1914)認為一命題是否有其作用並非決定於個人的主觀感受和認定,而是繫諸於進行科學探索的一群人的共同認定;詹姆斯(W. James, 18...
真理符應說     
瀏覽人次:668 收藏人次:0
  「真理符應說」是真理論的一種,主張命題的真假取決於其與世界的關係,即命題所指是否與事實相符應。真理符應說認為人類透過對外在客觀世界的經驗而取得知識,真理則建立在是否與事實或外在客觀對象相符應此一條件之上;也就是說,一個真的信念、命題或知識,必須與事實或外在客觀對象相符應。此說最早可上溯至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形上學](Metaphysica)。亞里斯多德指出,一陳述或語句是否為真端視其與事實之相應與否,若說某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而事實的確如此則此一陳述為真,反之則為假(false)。
  現代哲學中,真理符應說的代表人物是羅素(Bertr...
真理一貫論     
瀏覽人次:421 收藏人次:0
  真理一貫論的主要論點有二:(1)真理是命題或陳述句與其他命題或陳述句之間的一貫關係:(2)命題或陳述句的真偽標準在於其是否與別的命題或陳述句有一貫的關係,有者為真,無者為偽。數學命題或邏輯命題的真偽即是根據真理一貫論而定,因為他們並不對應客觀世界中的實況。
  「一貫」是這個理論的核心概念;一命題與其他命題有一貫的關係常被誤解為「一致的關係」。「2+2=4」和「人是哺乳動物」二命題之間並不相互牴觸,他們具有一致的關係,但他們的關係卻不是一貫的。許多命題之間的一貫關係是指命題之間有相互支持呼應的關係;如一件交通事故的發生,許多不相識的目擊證人從不同角度在不同的時間觀察事故,然後報告...
宣揚真理     
瀏覽人次:204 收藏人次:0
真理大學     
瀏覽人次:168 收藏人次:0
私立大學之一。為基督教教會所創。原為「私立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於民國五十四年八月奉教育部核准設立。八十三年八月一日,奉准改制為學院,定名為「私立淡水工商管理學院」。八十八年八月一日,奉教育部核定改名為「真理大學」。設有人文學院、數理學院、觀光學院、財經學院、管理學院等。淡水校區位於新北市淡水區,麻豆校區位於臺南市麻豆區。
雙重真理     
瀏覽人次:148 收藏人次:0
  「雙重真理論」係指真理有世俗的真理(Secular Truth)及神聖的真理(Divine Truth)兩種;世俗的真理是經由理性的過程而獲得,而神聖的真理則只能經由上天的啟示而獲得。因此一個人可能成為一位理性論者(Rationalist),亦即世間的一切均由理性來決定;也可能成為信仰者(man of faith),在精神上的一切決定於啟示的知識。既然兩種完全不同的獲得知識的方式,能在兩種領域中並行,那麼從一方所獲得的知識,將不會與在另一方被認為真的知識產生衡突。
  雙重真理論的提出與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有密切的關係;他把人須藉由...
〔語言、真理與邏輯〕     
瀏覽人次:139 收藏人次:0
  〔語言、真理與邏輯〕係英國邏輯實徵主義哲學家艾爾(Alfred Jules Ayer, 1910~1991)於一九三六年所完成的重要論著,曾於一九四六年出版修訂版。是由邏輯實徵論的角度企圖解決包括知識論、道德、美學、及形上學問題的一本書。
  艾爾貫穿本書的立論點,在其對知識的探討中即已形成。首先他認為一項有認知意義的命題應當符合經驗檢證,或是符合邏輯形式。亦即一項命題可由經驗的角度檢證它為真或假,或者是符合邏輯的,比如數學命題。除此之外,無法再找到能作為知識成立條件的其他準繩。沿續這樣的觀點,艾爾認為道德語句並沒有認知意義。當人說「你不應當殺人」時,實即只是表達出「你殺人」這樣...
真理     
瀏覽人次:126 收藏人次:0
前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機關報。是列寧(Lenin)於西元一九一二年五月五日創刊於聖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成功後,蘇共即以該報做為主要宣傳工具。內容較著重共黨內部及國外新聞報導。一九九一年八月因共黨垮臺而停刊七天,後改以立場中立的作風復刊。
基本真理     
瀏覽人次:109 收藏人次:0
  基本真理指最重要或最終的真理而言,是所有思想的起點及知識整體的基本原理原則,對正確穩固的思想及行動是不可或缺的。
  十九世紀哲學家麥克考士(J. C. McCosh, 1811~1894)曾在其批評約翰‧彌爾(J.S. Mill, 1806~1873)的文章〔對於基本真理的辯護〕(A Defence of Fundamental Truth)中使用「基本真理」一詞。麥克考士認為上帝是存在的,上帝不僅透過祂所建立的自然法則與世界發生關聯,也透過某些特別的行動來實現對人類的庇佑。麥克考士一方面接受達爾文(C. Darwin, 1809~1882)式的演化(evolution)觀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