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真諦     
瀏覽人次:7682 收藏人次:559212
1.真實的意義。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三六齣:「想浮生矇昧,誰辨雄雌,問前生,難解紅蓮真諦。」
3.佛教用語。二諦之一。意為最究竟的真實。但佛教四派對此有不同的定義:一、毗婆沙宗說,事物雖已破滅或經理智分析後,心識依舊認為它是存在的,是為真諦;二、經部說,不待概念的賦予,其本身就已存在,而且經得起理智觀察的事物,是為真諦;三、唯識宗說,觀察實質的智慧所能覺察的對象,是為真諦;四、中觀宗說,在經驗世界中主客二元對立的狀態已經不存在,在這狀況下,直接現量所覺察的對象,是為真諦,也就是空性。《阿毗達磨俱舍釋論》卷一六:「若破無彼智,由智除餘爾,俗諦如瓶水,異此名真諦。」也稱為「第一義諦」。
    
瀏覽人次:32314 收藏人次:7476385
實在、不虛假的。如:「真實」、「真正」、「真心」、「真人真事」、「千真萬確」。
非常、確實。如:「真好」、「真快樂」、「真喜歡你!」、「他說得真有道理。」
清楚、明白。如:「看得真」、「聽得很真!」
自然、本性。如:「天真」、「本真」、「率真」。
原來的樣子。如:「寫真」、「傳真」、「失真」。
仙人。如:「太乙真人」。
    
瀏覽人次:14245 收藏人次:589515
道理、義理。如:「妙諦」、「真諦」。
揭櫫     
瀏覽人次:27456 收藏人次:1398308
標舉、揭示。如:「揭櫫民主政治的真諦。」也作「楬櫫」。
闡述     
瀏覽人次:20973 收藏人次:1408516
說明敘述。如:「這位學者精闢的闡述人生真諦,擴大了大家的精神領域。」
學以致用     
瀏覽人次:11765 收藏人次:485435
將學得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或工作當中。如:「光讀死書是沒有意義的,要能學以致用才是學習的真諦。」
裝模作樣     
瀏覽人次:6223 收藏人次:129740
身分以教導眾生,但這些相都不過是幻化,實際上「無相乃真形」,「真佛無形,真法無相」。若不能明白法空的真諦,執意於各種幻化的虛相中追索,最後將被狐精妖魅等不實之物所迷惑,永遠無法見到佛之究竟,反而落入旁門外道中。此處禪師所謂的「作模作樣」,是指勤下工夫,苦心經營,極為堅持的模樣。後來「裝模作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但語義轉化成用來指故意做作,不是出於自然的表現,如清代小說《三俠五義》第六四回:「小弟此番前來,一來奉旨欽命,二來包相鈞諭,三來大哥的分派。故此裝模作樣,扮成這番光景,遍處找尋二哥。」就是這個意思。
前導組織體教學模式     
瀏覽人次:3669 收藏人次:115378
撰寫與呈現方式(引自謝繼仁,2004)  Ausubel(1968)為讓學習者能掌握「前導組織體」的真諦,曾指出「前導組織體」在本質上不同於一般常見的「概述」或「摘要」。「前導組織體」須以高層概念的形式表現;而概述只是將內容濃縮,在概念層次上使與內容本身相平行的。至於「摘要」在結構上與「內容」概述很類似,只是「摘要」在呈現的目的只在於複習重點,所以屬於回溯性質,而非前瞻性的。  「前導組織體」的呈現方式在Joyce和Weil(1992)文中曾提到「前導組織體」呈現的方式很彈性,通常是以文字敘述為主,它可以是一句陳述、一段...
劉勰     
瀏覽人次:2203 收藏人次:0
》、《莊子》等三部經典,在儒與道、個人與群體、自由率真與社會倫理秩序要求的矛盾中,去訴求、闡發人生的真諦。以前不少學者認為玄學是以道家思想為主,但如果以玄學的內容特質來看,其骨幹仍是以儒家思想為重心。不過,劉勰認為玄學風尚下的文壇,「離本彌甚」、「將遂訛濫」,為了正本清源,端正文風,而作出「體乎經」的主張。玄學思想《周易》是主要的依據。而《文心雕龍》的寫作,便是取法《周易》。〈繫辭傳上〉說:「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而《文心雕龍‧序志》就很明確指出其撰寫本書的目的。他說:「位理定名,彰乎大衍之數,其為文用,四十九篇...
蘭若     
瀏覽人次:2185 收藏人次:252848
寺院或空淨閑靜的地方。梵語「阿蘭若」的略稱。唐.杜甫〈謁真諦寺襌師〉詩:「蘭若山高處,煙霞嶂幾重。」《聊齋志異.卷一.畫壁》:「偶涉一蘭若,殿宇襌舍,俱不甚弘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