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5.81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觀音山遠(陳德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暗對比安排有序,抑揚頓挫;畫面圓形構成展現遼闊的空間,橫長筆觸自平野而山陵而天空,層層推遠,有節奏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眼睛邪視。《說文解字.目部》:「,目不正也。」《文選.潘岳.射雉賦》:「亦有目不步體,邪旁剔。」
2.遠望。如:「望」、「登高遠」。唐.杜甫〈喜晴〉詩:「出郭四郊,肅肅春增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望。《禮記.月令》:「可以居高明,可以遠望,可以升山陵,可以處臺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望、望遠處。《孔子家語.卷八.辯樂解》:「有所睪然高望而遠,曰:『丘迨得其為人矣。』」《文選.趙至.與嵇茂齊書》:「乘高遠,則山川悠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高處遠望。唐.張九齡〈登樂遊原春望書懷〉詩:「憑茲為美,離居方獨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瞻看望,遠望。明.無名氏《四賢記》第一六齣:「到如今黃臺抱蔓都消耗,帝鄉縹緲空瞻,剩得我雨外孤鳩入鳳巢。」《聊齋志異.卷一二.粉蝶》:「飯已,因與瞻,見園中桃杏含苞,頗以為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登高遠望。唐.杜甫〈登兗州城樓〉詩:「從來多古意,臨獨躊躇。」
望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人望遠方的高臺。如:「從這個望臺俯視群山,氣象萬千,令人心曠神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望探視。《三國演義》第一一四回:「鄧艾引五萬精兵逕往罈山谷中來,遠遠使人憑高探,只見無數糧車,接連不斷,從山凹中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人望遠方的高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