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矇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欺騙的方法蒙蔽,以致相信。如:「那一次,他真把我矇住了。」、「我當時會做出那種決定,是因頭腦已被矇住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瞎,有眼珠而看不見。如:「矇叟」。
欺騙。如:「矇騙」、「別盡說瞎話矇人,我可不是傻瓜。」
胡亂猜對或偶然碰對。如:「這一題被我矇對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留於某處。如:「居住」、「住處」、「住宿」、「住院」。
停止。如:「住手」、「住口」。
置於動詞之後,表示穩固或停止的意思。如:「抓住」、「拿住」、「記住」、「站住腳」、「愣住了」。
感覺動作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到最後,他們開始有了物體永存的概念,五體永存的概念近似於將一個物體擺在你的眼前,然後用手將你的眼睛矇住,此時雖然你看不到東西,但是你還是會知道東西一樣在你面前,例如:當一個小嬰兒在玩球,之後不小心將球滾到了桌子底下,此時他雖然看不到球的存在,但他會對著他人指出,球在桌子底下,而不是不見了,因此希望大人替他拿出來,這樣的思考邏輯,就是所謂的物體永存,此類思考方法的優點是,不會顧此失彼,對於物體有一種恆存的觀念。 參考書目註1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頁39-40。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註2 Robert.E. S...
斲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位名叫石的工匠,能雙眼矇住,靠著聽力,用斧頭揮砍他人鼻尖上薄如蠅翼的白土,而鼻子毫無損傷。典出《莊子.徐无鬼》。後比喻技術熟練、卓越。宋.黃庭堅〈題王仲弓兄弟巽亭〉詩:「儻無斲鼻工,聊付曲肱夢。」也作「斫鼻」。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