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知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後悔悟。例:愛老妹認真讀書,佢聽毋入耳,等佢尋頭路該下正知死。(要妹妹認真唸書,她聽不進去,等到找工作那時才知道後悔。)
2.知道不好了。例:講毋會聽,等阿姆轉來斯知死了!(講不聽,等母親回來就知道不好了!)
七月半个鴨仔--毋知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七月半普渡鬼魂都是殺鴨,不殺雞。七月半到了,鴨子不了解人間習俗,仍然到處晃蕩,不知道死期快到了;比喻人們不知危險就要來臨,提醒人們要認清所處的環境,密切注意其變化,並適切的予以回應。例:後日就愛考試了,到現下你還吂讀半滴書,正經係七月半个鴨仔--毋知死。(後天就要考試了,到現在你還沒讀半點書,真是七月半的鴨子--不知死活。)
知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知生死如何。《紅樓夢》第四回:「把個英蓮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
2.不知利害,冒昧行事。《水滸傳》第六七回:「無才關勝,背反狂夫,上負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軍到來,有何禮說?」《文明小史》第二七回:「我只你這個兒子,如今不知死活,鬧了事,又到東洋去,忍心掉下我嗎?」
七月半鴨仔,毋知死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沒有憂患意識,不知大難臨頭。
知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貶)不知死活。例:這件事情當重要,佢到這下還吂處理,實在係毋知死。(這件事情相當重要,他到現在還沒處理,真是不知死活。)
知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知道好歹。《紅樓夢》第四八回:「誰知就有一個不知死的冤家,混號兒世人都叫他作石獃子,窮的連飯也沒得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舊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門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悉、了解。如:「知道」、「知曉」、「知心」、「知己知彼」、「一無所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學問、識見。如:「求知」、「無知」、「知識」。
使知道。如:「告知」、「知會」、「通知」。
有交情的好友。如:「舊雨新知」、「他鄉遇故知」。
招待、禮遇。如:「知客」。
主持。如:「知縣」。
意識、感覺。如:「知覺」、「草木無知」。
知遇:受人賞識而得到優厚的待遇。如:「知遇之恩,自該銘記在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命的結束。如:「死亡」、「視死如歸」、「死於非命」、「人死不能復生」。
形容至極的狀態。如:「痛死了!」、「醜死了!」、「氣死我了!」
不靈活的、固執不變通的。如:「死板」、「死腦筋」、「死方法」、「死規矩」、「死心眼」。
失去作用的,不能活動的。如:「死棋」、「死會」、「死殘」。
堅決的。如:「死守」、「死等」、「死戰」、「死不認帳」。
不通的。如:「死巷」、「死胡同」。
牢固、固定。如:「這椅子是釘死的。」
靜止不動的。如:「死水」。
罵人的話,有時可表示親暱的意思。如:「死鬼」、「死老頭」、「死傢伙」。
爾虞我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宣公十五年》夏,五月,楚師將去宋,申犀稽首於王之馬前,曰:「毋畏知死而不敢廢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答。申叔時僕1>,曰:「築室反耕者,宋必聽命。」從之。宋人懼,使華元夜入楚師,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雖然,城下之盟,有以國斃,不能從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子反2>懼,與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3>及楚4>平5>,華元6>為質7>,盟曰:「我無爾8>詐9>,爾無我虞10>。」 〔注解〕 (1) 僕:御也,就是駕車。 (2) 子反:即楚主將公子側(?∼西元前575),春秋時楚國人。事莊王為司馬。晉楚邲之戰時,為將,大敗晉師。晉人伐...
所向披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書.卷四七.孟懷玉列傳》:「于時逆徒實繁,控弦掩澤,龍符匹馬電躍,所向摧靡,奮戈深入,知死弗吝。」 02.《新唐書.卷一○六.楊弘禮列傳》:「領步騎二十四軍跳出賊背,所向摧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