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1.35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研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細考核。《文選.張衡.東京賦》:「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於此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磨。如:「研墨」、「研藥」、「研成粉末」。
深入探求。如:「研究」、「鑽研」、「研讀」、「研討」、「研習」、「研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檢驗、查核。如:「檢覈」、「覈對」。《文選.張衡.東京賦》:「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將覈其論,必徵言焉。」
精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粹出色。《陳書.卷二七.姚察傳》:「尤好研覈古今,諟正文字,精采流贍,雖老不衰。」也作「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懸繫。《說文解字.糸部》:「系,懸也。」三國魏.曹植〈輔臣論〉:「群言系于口,而研覈是非。」
渾天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根據渾天說所製作,用以觀察或模擬天體運行的儀器。包括「渾儀」與「渾象」。《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列傳》:「遂乃研覈陰陽,妙盡琁機之正,作渾天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審核、明辨、校正。《書經.太甲》:「先王顧諟天之明命。」《陳書.卷二七.姚察傳》:「尤好研覈古今,諟正文字。」
司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指導、準則。唐.楊齊宣〈晉書音義序〉:「由是博考諸傳,綜覽群言,研覈異同,撰成音義,亦足以暢先皇旨趣,為學者司南。」宋.陸游〈十月二十四日夜夢中送廬山道人歸山〉詩:「夙士極知成殿後,吾曹所賴作司南。」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