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8.95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磣可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悽慘可怕的樣子。《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一四出》:「去時節喜恣恣親母登山嶺,回來呵,背著個磣可可骨匣匣相隨定。」元.無名氏《黃花峪》第一折:「我見他磣可可脣齒綻,血模糊打塌鼻梁。」也作「磣磕磕」。
2.實在、明確。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三折:「俺請受了人幾文錢,改是成非,似這般所為,磣可可的活取民心髓。」也作「磣磕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允許。如:「許可」、「認可」。
能夠、適宜。如:「可以」、「可口」、「可大可小」、「堅不可摧」。
堪、值得。如:「可愛」、「可憐」、「可惜」、「可敬」、「可惡」、「可喜可賀」。
但是。如:「可是」、「他雖笨,可很用功。」
豈。如:「這可不是一場騙局?」
表示語氣的加強。如:「他可神氣了!」、「這下子可慘了!」
疑問詞。如:「你可知道?」、「此話可當真?」、「你可曾想過?」
美好的。如:「可人兒」。
可汗(:古代西域和北方各國對君主的稱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中雜有沙、土等異物。《玉篇.石部》:「磣,食有沙。」《集韻.上聲.寑韻》:「磣,物雜砂也。」宋.梅堯臣〈雨中宿謝胥裴三君書堂〉詩:「夜短竟無寢,困瞳劇塵磣。」
醜惡、難看。如:「磣的慌」、「寒磣」。《孤本元明雜劇.齊天大聖.第三折》:「可不知怎麼又生下我這樣尖嘴縮腮,毛手毛腳這等磣東西來。」
可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恰好、正巧。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一折:「今日買賣十分苦,可可撞見大官府。」元.鄭光祖《三戰呂布》第三折:「我領著元帥將令,將著衣袍鎧甲,正走中間,可可的撞著個大眼漢當住我。」
2.不經心的樣子。五代十國.薛昭蘊〈浣溪沙.簾外三間出寺牆〉詞:「瞥地見時猶可可,卻來閒處暗思量。」宋.柳永〈定風波.自春來〉詞:「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
3.植物名。梧桐科可可樹屬,常綠小喬木。葉互生,全緣。花簇生樹幹或主枝,帶黃色。果肉質,不開裂,橢圓狀卵形,長二十五至三十公分。為英語cocoa的音譯。原產南美洲,熱帶地區栽培頗眾。種子去皮,焙炒碾粉,即可可亞,除供製造巧克力糖外,且可作飲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斜傾、偏向一邊。如:「歪著頭」。元.無名氏《獨角牛》第二折:「直打的這壁破,那壁傷,磣可可嘴塌鼻歪。」
磣磕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悽慘可怕的樣子。元.白樸《梧桐雨》第三折:「怎下的磣磕磕馬蹄兒臉上踏,則將細裊裊咽喉掐。」清.洪昇《長生殿》第三三齣:「是唐天子的貴妃楊玉環,磣磕磕黃土坡前怨屈。」也作「磣可可」。
2.實在、明確。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二折:「想則想於咱不志誠,空說下磣磕磕海誓山盟。」也作「磣可可」。
棒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棒擊打後所引起的破傷潰爛。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我則見濕浸浸血汙了舊衣裳,多應是磣可可的身耽著新棒瘡。」《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長老令人山後搭一草舍,教可常將息棒瘡好了,著他自回鄉去。」也作「杖瘡」。
濕浸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潮溼浸透的樣子。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二折:「喒也曾濕浸浸臥雪眠霜,喒也曾磕擦擦登山驀嶺。」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我則見濕浸浸血汙了舊衣裳,多應是磣可可的身耽著新棒瘡。」也作「濕津津」。
滴屑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慄、顫抖的樣子。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涎鄧鄧眼睛剜,滴屑屑手腳卸,磣可可心肝摘。」元.張國寶《羅李郎》第四折:「見他撲簌簌眼裡搵啼痕,教我滴屑屑手腳難停穩。」也作「滴羞跌屑」。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