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礬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結晶礦物。產於黏土、砂岩、白堊中。可用以燒製明礬。
礬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晶體常由兩個三方錐面組合而成,外形似菱面形。溶於硫酸,但不溶於水,為其重要的化性特徵。 鋁和鉀為明礬石的主要陽離子。其中鉀經常為鈉所置換,當鈉含量超過鉀時,此種礦物稱之為鈉明礬石(Natroalunite)。 明礬石主要產在火山岩地區近地表的地方或火山噴氣孔附近,因這些地方常含有硫酸的液體或氣體溢出,若和周圍岩石內的鉀長石作用,便會形成明礬石,此種置換的現象稱之為明礬石化作用(alunitization)。 在台灣地區,明礬石主要產在金瓜石的金銅礦床和大屯火山群的明礬石化安山岩中。
礬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礬石是在1832年所命名,自然界常以纖維狀聚集或呈皮殼狀產出,晶體以柱狀居多,但一般都很小且十分罕見。無雜質者,顏色呈無色到白色,摩氏硬度相當低,僅有1.5~2,比重為1.77。成分中含有大量的結晶水,屬於富鋁的硫酸鹽礦物,具有易溶於水的化學特性。毛礬石主要產在煤層、潮溼地區或在噴氣孔與硫氣孔附近。台北北投地熱谷及大磺嘴爆裂口之溫泉地帶與台北金山死磺子坪之溫泉出口均有產出。
礬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產於黏土、砂岩、白堊中。可用以燒製明礬的一類結晶礦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礦物集結而成的堅硬塊狀物。如:「石頭」、「石塊」、「砂石」、「岩石」、「大理石」、「投石問路」、「一石二鳥」。
部首。
姓。
量詞。用於計算容量的單位。公制一石等於十斗。亦稱為「公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明礬」條。
模稜兩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喻昌《醫門法律.卷一二.論金匱硝石礬石散方》:「此方之極妙極妙者也,以陳無擇之賢,模稜兩可。其說謂『無發熱、惡寒、脈滑者用此湯;若發熱、惡寒、其脈浮緊,則以滑石石膏治之。青天白日、夢語喃喃、況其他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用作黑色染料的礦物,即礬石。《荀子.勸學》:「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淮南子.俶真》:「今涅染緇,則黑於涅;以藍染青,則青於藍。」
礬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水畫中山頂上的石堆。因其形狀如礬石頂部的結晶,故稱為「礬頭」。宋.米芾《畫史》:「巨然少時多作礬頭,老年平淡趣高。」清.王士楨《池北偶談.卷一二.談藝二.記觀宋牧仲書畫》:「〈洛神賦全圖〉,卷長丈許,山用礬頭,餘皆丹碧。」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