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64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神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奉神佛的寺廟。如:「海神廟」、「帕德嫩神廟」。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之一一:「陰森神廟未敢依,脆薄河冰安可越。」元.無名氏《替殺妻》第三折:「人間私語,天聞若雷。行道數十里地,見座神廟,我且問珓杯咱。」
神廟舞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稱。印度儀式舞蹈的梵文用語,字義為神的僕役,是從Deva(或Dewa):神,和das:僕人合併而來,此稱謂特別指印度廟宇內的僕役們(包括青年和女孩二者)。神廟舞姬的任務之一,是需要在眾神之前跳舞,當西元前2000年,雅利安人(Aryan)進入印度,帶入新的宗教,有一支崇拜太陽神蘇利亞(Surya)的索羅教派(Sauras),認為寺廟內需要女孩的奉獻,以歌唱和彈奏樂器表示對神的尊崇,後來這些女孩的職責延伸到跳舞和獻身,不論以任何聖化或俗化的方式,都令人與色情產生聯想,因此常被稱為舞妓。神廟舞姬有三種層級:年長者引導寺廟儀式舞蹈,以及行進間攜帶燭光和神像;人數最多的中層階級,她們與同屬性的寺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Reginald & Jamila Massey《The Dances of India》.
帕德嫩神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雅典聖城山古希臘時代所建築的神殿,多利亞式建築的規範,其嚴密的比例帶來莊嚴又端正之美,是古代西洋建築中最出色者,祭祀雅典娜女神。也譯作「帕特儂神殿」。
芭雅蝶;神廟舞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為馬里斯.裴堤帕(Marius Petipa)編創的四幕的芭蕾。1877年2月4日首演於聖彼得堡。由基洛夫芭蕾舞團(Kirov Ballet)擔任演出。明克斯(Aloisius Ludwig Minkus)作曲,伊凡.安卓葉夫等(Ivan Andreyev and others)舞台與服裝設計,舞劇內容是瑟給.庫迪克夫(Sergei Khudekhov)與馬里斯.裴堤帕,依據印度古典戲劇家沙康塔拉(Sakuntala)與卡利達沙(Kalidasa)的劇本《肉體的奴隸》(The Carl of Clay)改編。這是一個由異國風味與浪漫芭蕾組合而成的舞劇。印度武士沙羅(Solor)深愛神廟舞...
Mary Clarke & David Vaughaughan《The Encyclopedia of Dance & Ballet》1977、Horst Koegler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
神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奉火神的廟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地萬物的創造者與主宰者。如:「山神」、「天神」、「鬼神」、「海神」、「河神」。
人的精氣或注意力。如:「精神」、「留神」、「傷神」、「神情」、「神采」、「聚精會神」。
微妙不可測的。如:「神妙」、「神奇」、「神祕」、「神機妙算」。
高超、不平凡的。如:「神童」、「神通廣大」。
神父:天主教的傳教士。
神聖:至高無上不可侵犯的。如:「這個工作是非常神聖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供奉神佛的屋舍。如:「神廟」、「寺廟」、「土地廟」。
永垂不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永垂不朽」。見「永垂不朽」條。 01.《藝文類聚.卷七九.靈異部下.神》引南朝梁.簡文帝〈吳興楚王神廟碑〉:「太守元景仲稽諸古典,於茲往烈,永傳不朽。」
一目了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三俠五義》第六五回:「北俠道:『此劍不過一目了然,俺已盡興了。快開船罷!偺們上河神廟去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酬報神明。如:「賽神廟會」。漢.王充《論衡.辯祟》:「項羽攻襄安,襄安無噍類,未必不禱賽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