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祥符     
瀏覽人次:318 收藏人次:0
1.吉祥的象徵物。唐.張仲素〈賀西內嘉蓮表〉:「天人合應,既彰化本,必降祥符。」《宋史.卷一四○.樂志十五》:「祥符錫祚,武庫永銷兵。」
    
瀏覽人次:28212 收藏人次:7170306
吉利的。如:「吉祥」、「祥瑞」、「祥雲」、「不祥之兆」。
和善的。如:「慈祥」、「安祥」、「祥和社會」。
    
瀏覽人次:7388 收藏人次:3084891
3.祥瑞的徵兆。《後漢書.卷四.孝和帝等紀.贊曰》:「抑沒祥符,登顯時德。」
寧缺勿濫     
瀏覽人次:13671 收藏人次:2013329
寧可沒有,也不要不顧品質,只求數量。《歧路燈》第五回:「喜詔上保舉賢良一事,是咱學校中事。即令寧缺勿濫,這開封是一省首府,祥符是開封首縣,卻是斷缺不得的。」也作「寧缺毋濫」。
參照     
瀏覽人次:5735 收藏人次:0
參考仿照。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一○:「祥符間禁沈義倫本,自後沈本難得,今亦時見之,可以參照。」
孔子     
瀏覽人次:5149 收藏人次:574989
魯人移居在墓旁的,共有一百餘家,這個地方就改稱為孔里。  唐朝開元二十七年追諡孔子為文宣王,宋朝大中祥符元年加諡為至聖文宣王,元朝大德十年加大成至聖文宣王,明嘉靖九年改稱至聖先師,清朝順治二年定文廟諡號稱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到順治十年又改稱至聖先師孔子,至今仍延此稱謂,未再更改。孔子嫡裔歷朝均有封爵,前考試院院長孔德成先生,於民國二十四年延稱為衍聖公,而後改為奉祀官。其及門弟子,如曾子等七十二聖賢亦曾有封爵,今仍配祀於孔廟。 周遊列國  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輾轉於衞、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
蘇洵     
瀏覽人次:1349 收藏人次:0
蘇洵,字明允,宋眉州眉山人,生於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卒于英宗治平三年,年五十八歲。洵年二十七始發憤為學,後應試不中,於是燒盡所做的文章,閉門苦讀,長達六、七年,遂通諸子百家、六經之說,下筆頃刻數千言。仁宗嘉祐元年,攜二子軾、轍一同進京,蘇洵曾上〈權書〉、〈衡論〉等二十二篇文章,歐陽修一見大為讚賞,譽為「孫卿子之書」,向朝廷推薦,一時文名大顯,士大夫爭相結交。嘉祐三年,仁宗召試舍人院,洵上書辭謝。五年,任秘書省校書郎,次年任霸州文安縣主簿,與姚闢同修〈太常因革禮〉一百卷,即是為宋室歷代先皇編寫傳記,書成,不久即病逝,追贈光錄...
史可法     
瀏覽人次:1283 收藏人次:156856
人名。(西元1601~1645)字憲之,一字道鄰。明代祥符(今河南省開封縣)人。崇禎年間進士,曾任右僉都御史,巡撫皖、豫,後任命為南京兵部尚書。福王立,加武英殿大學士,督師揚州。清多爾袞致書勸降,堅拒,城破被害。清乾隆時追諡為忠正。後人尊稱為「史閣部」。
范仲淹     
瀏覽人次:1171 收藏人次:0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人,為北宋知名文學家與政治家。其父為范墉,曾任武寧軍節度掌書記,但范仲淹兩歲時不幸喪父,家境衰落,從小卻勤奮好學,心懷遠大抱負。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中進士,仁宗時曾任秘閣校理,他為人剛健正直、極言敢諫,於是被貶至河中府通判。康定元年,范仲淹為龍圖閣直學士,陜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他採取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以防禦西夏侵擾鞏固了西北邊防,聲望大增。在此後他又任職鄧州、杭州、青州等地,最後病死於徐州。卒贈兵部尚書,謚文正。范仲淹在文學上的成就也為後人所景仰,范仲淹反對西崑派與駢...
邵雍     
瀏覽人次:985 收藏人次:0
生平 邵雍(1011年-1077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至神宗熙寧十年),享年67歲。邵雍生於河北范陽,後隨父移居共城,晚年隱居在洛陽。字堯夫,又稱安樂先生、百源先生,諡康節,後世稱邵康節,北宋五子之一,北宋理學家。宋朝理學鼻祖之一的程顥曾在與邵雍切磋之後讚歎道:「堯夫,內聖外王之學也!」 事蹟 雍青年時期即有好學之名少年時,邵雍就胸懷大志,發憤刻苦讀書,於書無所不讀。《宋史.邵雍傳》記載:「雍少時,自雄其才,慷慨欲樹功名。於書無所不讀,始為學,即堅苦刻厲,寒不爐,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數年。已而歎曰:『昔人尚友于古,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