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30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禮拜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督教徒用來舉行儀式禮拜上帝的會堂。
希斯汀禮拜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羅馬梵諦岡內的教皇禮拜堂。建於西元一四七三年,一四八一年完工。側牆上的壁畫作於一四八一至一四八三年,最偉大的傑作是米開朗基羅的拱頂畫和「最後的審判」。是教皇的選舉會場及舉行重要祭典的地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的行為規範。如:「禮俗」、「禮節」、「禮法」、「禮儀」。
表示尊敬的態度或行為。如:「禮貌」、「敬禮」、「行禮」、「禮賢下士」。
儀式。如:「典禮」、「喪禮」、「成人禮」、「成年禮」。
贈送人家的物品。如:「禮物」、「獻禮」、「送禮」、「禮金」、「禮餅」。
尊敬、厚待。如:「禮遇」、「禮聘」。
禮拜:A>向神行敬拜禮。B>基督徒於星期日集會,敬拜上帝的儀式。如:「星期日是基督徒做禮拜的日子。」C>一個星期為一禮拜,星期日為禮拜日。如:「下個禮拜開始期中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房、大廳。如:「殿堂」、「廳堂」、「登堂入室」、「金玉滿堂」。
有專門用途的屋子。如:「禮堂」、「課堂」、「教堂」、「食堂」、「澡堂」。
古代官府辦公的地方。如:「過堂」、「升堂」、「政事堂」、「對簿公堂」。
商店、場館的名稱。如:「同仁堂」、「靈糧堂」、「靜思堂」。
母親的代稱。如:「令堂」、「萱堂」。
同祖先的父系親屬。如:「堂姪」、「堂叔」、「堂姊妹」、「堂兄弟」。
「堂號」的簡稱。如:「四知堂」、「三省堂」、「問禮堂」。
量詞:A>用於計算課程分節的單位。如:「一堂課」。B>用於計算成套物品的單位。如:「兩堂家具」、「一堂瓷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頭拱手行禮,或兩手扶地跪下磕頭。如:「拜求」、「跪拜」、「下拜」、「參拜」。
訪問、看望。如:「拜訪」、「拜會」。
祝賀。如:「拜年」、「拜壽」。
授官。如:「封侯拜相」。
再見。為英語b的音譯。如:「拜拜!明天見。」
一種人際關係上的尊敬說法。如:「拜託」、「拜領」、「拜讀大作」。
禮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拜是基督新教的主要崇拜活動,一般的情況是禮拜在教堂舉行,故教堂亦稱之為「禮拜堂」。禮拜的程序與內容,有祈禱、唱詩、讀經、講道的項目,而整個禮拜通常是由在教堂服事的牧師來主持的。又崇拜活動一般都在星期日舉行,但有時也在其他的日子舉行。禮拜的氣氛,早期尚安靜肅穆,近期有些教派在教堂禮拜則尚活潑,故肢體動作較多。
拜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式婚禮的一種儀式。指新婚夫婦在禮堂行跪拜禮。《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一道煙先進去了,也不管他下轎,也不管他拜堂。」《紅樓夢》第九七回:「雖然有服,外頭不用鼓樂,咱們南邊規矩是要拜堂的。」也稱為「拜天地」。
李春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縱橫商場,財力僅次於板橋林維源,為人卻不吝嗇,多次捐出土地與金錢資助教堂與賑濟,現存的大稻埕長老教會禮拜堂與濟南長老教會都受他貢獻良多。大正12年(1923)日本皇太子裕仁來臺,特地安排為當時86歲的李春生敘勳。翌年李春生去世,送葬隊伍多達五百多人;後代子孫輩為了記念他,特別興建「李春生紀念長老教會禮拜堂」,位於今天的貴德街。(註2) 著作李春生身為基督徒,除了熱心傳教、協建教堂,也有頗多關於基督教義、哲學的著作,例如《天演論後集》、《主律新集》、...
牧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督新教的傳教士稱為牧師,取牧者與教師二義。[例]在禮拜堂中,牧師就是耶穌的代言人,也是傳播福音的使者。
布拉曼德(Urbino Bramante d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